自由時報 2023/09/18 詐騙無所不在!有讀者向本報投訴,今年2月才申辦的信用卡,5月首刷就被盜刷22萬元,想申請退款未果,質疑發卡銀行將被詐騙的損失都推給客戶承擔。對此,發卡銀行提醒,如果客戶是自行提供卡號及驗證碼完成交易,依照信用卡條款約定,相關損失風險需自行承擔。
$ D; ?5 Q* R! e
+ ^" R4 ^; ]2 b! s2 J; B一名徐姓讀者向本報表示,自己使用信用卡20年,今年2月第一次申辦該銀行的信用卡,核卡3個月,還沒使用過,直到5月進行首次網路購物時第一次使用,沒想到卻遇到詐騙。
O0 L3 T! Q7 V1 u" O: u5 j
6 y- t/ [- r0 G( a, ]! E- w H他指出,事件發生後,發卡銀行的客服人員表達會以未收到商品為由,協助他向店家申請爭議款退款,後來卻因為詐騙集團是盜刷徐姓讀者的信用卡進行現場購買,已完成交易並請款,因此無法退款。
/ w0 j7 T O% L; D% G
$ z" F+ |) [3 o$ b7 H徐姓讀者質疑銀行客服早已知情是現場購買沒有未收到商品的情況,也明知退款會遭拒絕,卻耍客戶,將被詐騙的損失全部推給客戶承擔。
4 _1 P' p7 ]4 g8 r8 |3 u. D
- x5 Z/ E9 _" H1 \
對此,發卡銀行進行了解後表示,徐姓讀者是遇到典型的臉書網路購物詐騙,因為誤信詐騙集團的臉書購物連結,並依指示提供信用卡資料及驗證碼等支付資料,導致信用卡遭詐騙份子綁定行動支付並盜刷。
. v- k( q5 u& O$ F- r2 W7 t5 A; ~- q* w- ^( h
發卡銀行表示,在接獲徐姓讀者通報疑似被詐騙後,立即透過國際組織以未獲服務,請海外商店退款,但因商店表示交易物品已提供故拒絕退款。而依國際組織信用卡交易法規,海外商店已依規取得授權完成交易,即可向發卡行請款。
$ \) M2 i9 s; `
5 ^* ?. S; h6 I$ q `) l
發卡銀行提醒民眾,近來詐騙猖獗,如果客戶是自行提供卡號及驗證碼完成刷卡行為,依照信用卡條款約定,相關損失風險需自行承擔,民眾購物時務必多加留意、提高警覺,切勿輕信優惠等誘因提供支付資料。
$ T6 M2 w' q" u9 _/ S
9 x* Q0 n) r5 C& }% |! {此外,收到銀行發送的認證訊息時,一定要仔細核對交易目的、金額、幣別等資訊是否相符,以保障個人資產安全。
6 _6 s b' o) N% V8 b! F
' }: r; N& E( g"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