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怎樣拍攝清晰的照片

怎樣拍攝清晰的照片

初學攝影者該如何掌握四個簡單的原則拍攝出清晰的照片:
6 P0 l4 l; ?$ l' z
( {- U/ L5 S/ k$ o- H+ F1  採用較高速度的快門 1/125秒~1/500秒,' Y# l8 l: \) I! t) z$ `2 n- |) g' i
1 x5 L8 }& j5 ?/ B! L
2  將光圈設定在F8以後的小光圈範圍,並要有大量光線照在被攝物上;
  f1 c5 @# g/ e+ b# q5 l8 I) l9 N2 q3 z/ S7 {& |: \
3  最好選擇主體保持靜止不動的狀態;0 L( C+ W, v5 X) H3 y
% ], f: ~  N0 M! X& w
4  三腳架要放穩瑢甃甂甀,蜩蜸蝃蜘按快門時動作要輕。
: b2 C: N8 E4 B/ d% M/ \8 j" B0 l
  h) [) ^6 N$ U% D; T        一般來說把握了這四個原則,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可是還是有很多情況下,即使注意了這些原則,拍出的照片仍不夠清晰銳利,為什麼呢?簡單的說,攝影本身是許多元素的綜合體,一個因素總是影響著另一因素。基本原則如是說,但還是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例如:最常被討論到的對焦問題?同學選擇的對焦點為何?是否放任相機自動對焦?亦或者採用手動對焦?就是相當內省的因素。
& n2 d/ Y( O+ t' v7 _" a8 N* s7 s# O4 ]2 s7 g/ M3 h/ u
        照片之所以不清晰銳利,除了對焦這一因素之外,還有一系列例如:天氣不佳、主體移動、相機震動、鏡頭污染、景深不足、曝光過度等內外在環境影響,還有器材本身也有鏡頭光滲、潮氣、相機基本設定等等,也都是造成影像模糊因素。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去台北中正紀念堂花圃中進行微距實拍練習,儘管我們將腳架放穩,相機設定完美。可是一陣風來A又還是拍出模糊照片!在這個 Case 裡活動搖晃的野外樹或花就成為了造成模糊現象的原因。所以,不要以為使用了1/125秒的速度就足以抓住動體,除非你使用高速閃光燈;否則,很難將運動體拍攝得像靜物一樣清晰。即使用1/1000秒拍攝奔跑著的田徑運動員,在電腦螢幕上放大了的照片,其清晰度還是不如運動員起跑前不動時的照片。
& l# C  q( A) d0 g. ^. I5 o. g2 l2 L5 l( f

; {  r, n* d+ E# f; i: Q8 x. Z學習使用高速快門
& e, y" s: @' P& {, U% p0 g         因此,要取得更好的拍攝效果,初學者必須考慮揚棄過去常使用的 AUTO全自動的拍攝方式。學習掌握手動光圈或快門,因為假如你使用足夠快的快門速度,就可以將任何運動中的主體拍攝清晰(當然你的反應也很重要),這可以靠不斷的訓練達成。不過,一開始要求你使用 1/1000 秒,甚至1/4000秒的快門速度,也不盡合理,說不一定你的相機還沒有這樣的極限速度。
' w5 d- r7 a/ f: F0 g' j8 k9 Z# B: v$ F# O: I+ v  D& M! @' H- n

; Y4 p) a. h8 c$ z: v: X+ v" A$ y6 j: M  K' T/ s8 ]  r& \
          考慮以下三個方法,可以讓你使用千分之秒內的快門速度達到拍攝要求:
: [' n$ U. k8 p: ?
  O& ], Q! l5 x- V" l  L5 L1  選擇運動體速度需要減低的地點,例如:F1 賽車過彎處前後。4 \" E4 V& p8 d- `, w5 W4 N( b
8 ?9 o' O$ r, x2 Q
2  如果運動體速度很快,那不要使其在相機前作橫向運動,
' S9 o: q! A( d9 {
5 G. \  l- j( Y0 s3  如果必須一定要作橫向運動,那麼讓拍攝距離盡可能遠一些也是解決的方法。例如:在遠地拍攝起降的飛機。9 N4 Q. M; k8 @% o) b; Z
7 U- A, B6 }0 x6 {' C' U
        儘管第三種方法會因為出現在照片上的主體變小,但拜現在數位相機的技術所賜,可以進行線上修圖、裁切取得可用的影像資訊;第二種如果你有熟練的追焦技術,或許可以產生清晰的影像,又能表現動感;但大多數的情況是焦點不清楚,或者說是當你按下快門時主體已經跑到焦點以外的地方。
6 ~2 @9 n% M' b5 b' X) _" _; p$ r5 i4 m! \
熟悉 AF / MF 自動手動對焦的交互使用
  A! {+ I0 C+ P1 J1 t; K- D         現代的相機科技讓對焦系統已經進展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可是畢竟還是機械的思考範疇,取焦點的範圍不一定符合人思考美學的角度。當然,還有一些狀況根本不是相機的錯!例如:粗心、匆忙忘了將原先轉成MF的設定調回 AF 而沒有對到焦,同學本身有視力障礙導致選擇了模糊焦點。還有就是自動對焦使用不當,特別是消費型數位相機(因這類相機的自動焦點是畫面正中心)如果拍的是多人或是握手畫面,那麼焦點往往會從人的中間對到遠處的背景去,結果主體反而不清楚了。, }5 |  t7 ^! q& B+ u. b$ ^

5 z5 b3 C$ l: v0 [        還有,由於自動相機判斷對焦距離需要時間,因此初學者必須掌握『半按快門對焦』到『全按快門拍照』的時間差。很多拍照的失敗原因都是使用者沒有給相機足夠的反應時間,以為很用力的將快門按下就算拍照完成了。破解這些錯誤的方法,需要時間和不斷的練習,特別是要熟悉你所使用的相機在對焦速度上的侷限。偶爾切換到手動對焦的狀態,體驗手動對焦的操作,這一點特別是對於使用消費級數位相機的使用者尤為重要,因為在觀景窗中反差甚小的地方,自動對焦通常無法發揮作用。* |) K( G  ~, j" n& |' M
) c  v8 T, m! f; g% H' y; L
對抗手振的絕佳武器:光學防手振系統與三腳架: e1 U/ ]$ o) ?6 U6 t* e
        人體本身會不自覺的移動,一般來說移動範圍甚小,自覺意識很難察覺,例如:根據國外的研究,手部顫動速度大約是每秒5mm(平舉雙臂震動範圍更大)。如果這時你手持相機的話,上下左右晃動的手部,同樣也會讓相機上下左右移動。換算使用1/250秒快門,移動的範圍只是0.02mm,問題還不大,但如使用1/125秒快門或是更短的 1/60秒,那移動的範圍也跟著倍增,直接影響照片的清晰度。! h! f' ]: ?) _. x$ Q& i* S
, r3 V4 ^1 R+ b' M
適度地避免天氣的干擾
- @% i5 E7 u  b5 e" l7 F% }         此外,影響照片銳利的重要因素還有天氣,例如:熱氣蒸騰的盛夏季節,空氣經過加熱後形成擾動,會使影像不清晰。大氣中的霧和霾害也會使照片缺乏反差效果,反差低的照片,會給人一種欠清晰的感覺。相對地,一張高反差的照片,即使對焦略為不準,也會給人較清晰的感覺。因而不管是在事前提高環境的反差效果,或是在事後利用電腦軟體修正反差,也都能在視覺上提高照片的清晰程度。; |) U8 n; v( d

* K9 I& t: ?& i2 E! @避開畫質不佳的相機設定/ X) K9 A) ~. l( f) g! C" s
        這麼多因素以外,還有一種影響照片清晰程度的因素來自相機的設定。這裏所指的不是光圈快門等因素,而是 ISO 感光度;傳統攝影中高感光度底片容易產生微粒效果,這一點放到數位時代亦同,ISO 越高畫面的雜訊也就越多,如果再加上B快門長時間曝光,照片上會出現更多的『熱』雜訊,即使動用後製處理,也相當的麻煩。! p- V- w. E' Z& y, ?
7 B7 x. ~0 ]3 X% s8 y& M& a  l
[發帖際遇]: 阿寶寶在路邊藍u子,本日賺到遊戲幣9004.
# s* G  m8 p% Q  C

吾不輕挑戰端!~但無端犯吾者,吾必反擊之.....!
自你[出口成髒][不知收斂]伊始,就該有所覺悟!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難了,報應會來的!
勿慌,莫急...你慢慢等吧!
魑魅魍魎~惡靈退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