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未妥善控制,當心變成急性主動脈剝離!
/ T- d* N" d5 ^8 _2 m0 b! @
, {6 o2 W* v2 F; W1 ~/ D
臨床上哪些人屬容易罹患急性主動脈剝離?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分院心臟外科主任蔡貴棟指出,50~60歲以上的銀髮族是高危險群,這些患者大都合併有高血壓,且多數未曾好好控制過;症狀嚴重的話,會很快惡化而呈現休克現象,不立即手術,耽擱超過48小時,死亡率可能高達50%。
' k0 I7 I6 I& ~: L) w7 S
; |) K& i! `. W; r$ F( m
急性主動脈剝離並非專找銀髮族!蔡貴棟主任掌握少數先天主動脈結構異常的個案,顯示:50歲以下的青壯年,也備受威脅。
$ G* U$ U0 O b7 X, e* i
' d% ~8 D3 ~3 {6 I* i蔡貴棟主任指出,發作症狀是突發性的劇烈胸疼,通常患者意識還是很清楚,可以描述發作的時間及當時正在做的事情,此外,視主動脈內膜破裂的部位及血液沿著主動脈肌層剝離的方向,這個疼痛可由前胸往後背傳導,或先是由上背痛往前胸傳導。
6 F3 k. Y7 R3 Y" y @
3 ]8 m! ^6 Z! P T0 Z! @% x# Y值得注意,每年到了冬季,急性主動脈剝離的病患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由於痛得難受,患者通常會有立即就醫的警覺性。蔡貴棟說,醫師除了須與急性心肌梗塞或其他腹部急症作鑑別診斷外,就賴對此病的高度懷疑,這時安排有血管顯影對比的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可提供詳細的診斷線索。
+ F, v# q( ^/ k, I
% z# x- Q3 @" L3 u2 N# h+ ]
蔡貴棟將主動脈剝離侵犯的部位,區分為A型及B型,A型是指剝離侵犯到升主動脈,此時須要緊急手術以避免病情的惡化,常見的惡化就是剝離由主動脈根部破裂出來,造成心包膜填塞導致休克。B型是指剝離只侷限在降主動脈及其下的大血管,這時若沒有分支血管阻塞的併發症或其他破裂前兆,是可以經由加護醫療及藥物控制穩定下來。
3 l% b+ t. `& U8 N% Z. Q3 x) t: L- L( v: Q4 Y& Z+ Y
他進一步表示,一般而言,A型若不立即手術,每間隔一小時即增加1%的死亡率,也就是如果沒有動手術,前四十八小時將有接近一半的死亡率。反觀B型剝離患者,經由藥物控制,九成可以穩定下來,不必再接受手術。
% W L% v& F( `0 \! z& h$ u, M
+ J# E- r3 l4 J/ i. K6 T+ H
主動脈剝離手術通常需要藉助體外循環在低溫循環中止的情況下進行,是屬於困難度較高、較複雜的心臟外科手術;除了須有豐富的經驗外,相關醫療團隊的投入更是重要的一環。這類病人通常發作於晚上,經轉送到醫院急診,確定診斷而須要進開刀房時,往往已是午夜時刻,由於了解到這個疾病的急迫性,時效的爭取,往往就決定病人的生與死,所以整個醫療團隊的動員可以說是立即的,除了平時搭配默契良好的醫護手術成員外,另外包括體外循環技術師及嫻熟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操作的麻醉科醫師。
1 o* G( P/ v; @
! z4 t# |9 v6 m
蔡貴棟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過去遇到的主要問題如術後腦部的恢復及出血情況的控制,大都已被克服。其中右側腋動脈插管的建立,提供接近正常的正向主動脈內血流灌注,可以有效降低器官灌注異常情況的發生,另外在低溫體循環中止的情況下,配合使用選擇性正向腦灌注的技術,幾乎可以確定不再有腦缺血的情況,從而提供外科醫師一個稍算充裕的時間,以進行精細複雜的血管吻合手術。
9 D. S1 n* F5 ?" b
7 D. R _; M; |% X2 ]手術的原則是將剝離的近端主動脈切除,置換一段人工血管以避免病情的持續惡化,通常是以升主動脈部位為主,但如內膜裂孔出現在主動脈根部或主動脈弓,則強調病變位置的徹底切除,這時即做包含主動脈瓣膜及冠狀動脈的主動脈根部重建手術,或者全主動脈弓置換等手術。
+ u9 S$ V3 i3 }+ i& `+ h
' r2 u. b0 D! c; u( f. F9 t另外對於有併發症產生的降主動脈剝離,慈濟台北分院加入的低侵襲性主動脈支架血管植入術,預期可讓這類情況的治療變得更安全。
0 I2 |4 o! P6 V; \7 ?8 J$ I' p$ T5 T6 b
蔡貴棟也表示,拜醫學進步之賜及醫療團隊的勤奮投入,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手術治療已有接近九成的成功率。他再次呼籲的是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性,當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時,有賴於高度的警覺,儘早送往設施完善的醫院是搶救生命的必要措施。
; H/ h1 H/ ~ _/ q
# ~* S# T& u1 D- l2 v+ W) B) w%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