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 月經來就肛痛
子宮內膜異位 月經來就肛痛0 C$ j b( U/ q1 t! ]' D
更新日期:2008/12/20 04:09
, e8 Q% P: {. `! @文/林襄穎3 W. B, Q. U# J
" w1 o# c% s# w. g6 T6 r1 w# {
) v4 V- v' t; s: i/ g肛門,一向被認為是排泄器官,只有腸子生病或痔瘡才會使肛門不舒服。但其實婦科疾病也可能與肛門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便是一種。; Z4 f! n3 J+ a6 f4 P6 {, p
4 s5 i2 O/ x9 D3 f( t% d7 p0 G
7 E! M4 E: _% E5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沒有正常的長在子宮腔內,反而異位到其他位置,如卵巢或子宮肌肉層異位,在卵巢稱「巧克力囊腫」,在子宮肌肉層異位則稱「子宮腺肌症」。
6 N1 t' a( y( X% ^- V+ R' u X9 Y" ^2 W% d5 k$ M, `# h+ r
: y( x, w2 o$ v) V約有4成的子宮腺肌症病患會發生肛門疼痛現象,這是因為子宮的位置距離直腸很近,因此長在子宮上的病灶只要壓迫到直腸就會肛痛。
1 j# S7 M0 m$ z9 V. L
7 J4 J) |/ F! Y3 n! t& C0 S+ ?2 p$ ~# b5 c
34歲的蘇小姐初診時,主訴是月經來潮時,經量正常,也不會經痛,唯一痛苦的是「肛門痛」,一會兒抽痛、一會兒刺痛,甚至月經乾淨,仍持續肛痛。一個月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痛,痛苦不堪。我告訴蘇小姐,她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於是為她安排了婦產科檢查。
- k0 C2 B9 }- x5 {& z! |, k$ W+ {$ C n4 A
8 p, j7 y! c5 M5 j8 I檢查結果發現,蘇小姐果然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在子宮後壁(此形態亦稱為子宮腺肌症)。由於病灶壓迫直腸,才會造成肛門疼痛,而月經期間因子宮充血脹大,所以疼痛更為嚴重。
) ~5 \5 C% a0 \" K
1 u3 B& ?& z2 X2 i, P" G! |7 c
0 n2 i% @( M6 c( A9 E顯然,蘇小姐壓根兒都沒想過這是婦科疾病造成的,因為蘇小姐只做過大腸鏡,從未找婦科醫師檢查,這樣的結果連她自己都感到意外。1 c- z% i1 m! e* W- ^! F% h
/ y6 z& Y2 e# a- O( V; I9 J4 ^3 c7 \
治療方面,中藥使用折衝飲、少腹逐瘀湯、腸寧丸、大黃、丹參、不留行、蒼朮、陳皮、香附、荔枝核等。服藥後首次月經來潮,肛痛就減輕許多。除此之外,原本便秘的老毛病也一塊兒好起來了!# @- I1 s8 {/ Y. B$ {+ P: X% J8 x
2 W# T9 q7 i5 X; A* G" O; y2 a0 P. s' Q( e
中醫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除了活血化瘀藥材外,也常使用健脾養肝腎藥材,如茯苓、白朮、柴胡、薄荷、白芍、杜仲、續斷、狗脊、枸杞子等。
4 L9 g* g4 Y" H- C; O9 G3 \# ]1 D2 s$ Y) q2 l/ W$ F
2 }+ A6 _+ ^$ E& \" q! F) S# z6 {至於坊間號稱治療「子宮寒」的藥方,往往難以見效,原因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常常不是一般所說的「子宮寒」如此簡單,用補氣補血的藥物常使病灶擴大,終致患者難免於開刀的命運。/ A' e, |2 N* w) J! @5 d0 V9 d0 Z: w& q
; m3 {& h# D$ z$ ~7 S4 V/ o2 z% R! W; w9 K" ?8 q
所以,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應避免過度服用補藥,如人參、黃耆、紫河車、龜鹿二仙膠等,而平日飲食如薑母鴉、燒酒雞、麻油雞等等藥膳食補均應減少。另外,紅肉類會增加女性荷爾蒙的攝入量,不利本病,也應減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