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4 19:32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8 m/ o5 o, F. P/ a$ i; _俗稱「脫腸」的疝氣,成大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徐慧萍指出,包括有在鼠蹊部上方的腹股溝疝氣、伴隨股動脈的股疝氣、腹部手術傷口脫垂之切口疝氣與肚臍周圍之臍疝氣等,而以腹股溝疝氣發生的比例最高。
$ X' r& O4 c/ N* T
3 u# B/ t. q3 n* p% B. O4 A
8 D- S* A {, L' h. h4 y由於疝氣於男性發生的比率為女性之10至15倍,因此女性常會忽略到自己身體的變化,尤其初期的腹股溝疝氣多僅是在腹部用力或站立時,在鼠蹊部上方出現突出的腫塊,但在躺下後腫塊就可以被推回去,非常容易被忽略。
2 g# S- A) e6 }: N' w; y( L I$ z7 w9 v7 ~
7 h4 k$ R) G" `8 Y7 O7 A. [0 H
徐慧萍醫師進一步指出,因此在老年女性常常因為疝氣逐漸增大,小腸或其他腹內器官有可能會掉到疝氣囊內且卡住而缺血,缺血的器官會更加水腫而壓迫到血管,惡性循環的結果會造成器官壞死,這稱為「嵌頓型疝氣」,有可能需要作腸子的局部切除,且會因合併細菌感染、敗血症而有生命危險,疾病之風險性遠大於男性病患。
4 Q! v2 R2 u, x7 U& C$ @2 |; i2 n; I; `/ G" z% I& B% y
' G0 ~- m/ N3 S0 N1 r
另外在生育年齡之年輕女性,約有1%會在懷孕中期發生腹股溝疝氣或是臍疝氣,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腹部逐漸隆起之時,疝氣也會逐日增大而且合併有疼痛與麻木感,嚴重時會影響到行走。
! p% V- Y6 e$ ?
; i6 b! O. y) h& }% C- F
: X, d. v$ t" x, [& K$ z. C6 M% g
徐醫師表示,雖然於孕期時的疝氣會因子宮擋住而不易合併「嵌頓型疝氣」,但是於生產過程中腹肌用力可能會牽扯到疝氣囊,產後也會因照顧新生兒之勞累與懷抱寶寶之重量而使得疝氣惡化,增加「嵌頓型疝氣」之危險。
9 C# ^# I. Z/ z- i E+ O' l0 `- A* W @9 m0 |% A
" N1 ` M/ a3 j% ]# @( p2 z
徐慧萍分析,腹股溝疝氣雖然可能在任何年齡發生,但在嬰兒時期跟成年人發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嬰兒時期發生的疝氣,早產兒較足月產為多,是因為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就有可能會形成疝氣或陰囊水腫。
0 D2 ^( J; F* r6 P: F n w
9 K% Q4 u n G- a$ M( N) t
" y6 s; `( @( H% [但在成人的疝氣原因,常常是因為腹壁的肌肉隨著老化漸漸變薄,若有腹水、長期咳嗽、提拿重物、抽煙、便秘或攝護腺腫大而大小便的腹部用力、懷孕、肥胖等等因素,都會讓腹壁的強度變弱,而形成疝氣。
. ^8 o8 _4 e3 l) C( n6 _* X
d2 r$ b' Z" a' L. q4 q0 z
2 }. f: `8 I$ H2 \" I k# X, g對於腹股溝疝氣,徐醫師建議,在發現後儘快接受手術治療,坊間有許多種疝氣帶,但長期使用疝氣帶的壓迫下,可能會造成局部的缺血或纖維化,不僅完全沒有辦法治癒疝氣,還可能會增加未來手術修補的難度,因此不建議使用。
& ], t2 J+ P+ S" z9 B) ]: f
/ y# r( f9 `& x- U! ?& @4 Y
% e7 X% l9 \; u2 V0 F徐慧萍醫師強調,修補疝氣的手術稱為「疝氣修補術」,手術的重點除了將疝氣囊切除外,於合併肌肉鬆弛之老年人還要以「人工網膜」加強腹壁的強度;另外,雙側腹股溝疝氣也可選擇以腹腔鏡修補,而懷孕婦女之疝氣可與生產一起合併處理,或是於產後盡早手術。
' |2 _" x7 X! K8 P: U7 d) `' @% \
9 _6 p8 w! \4 F! G(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