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自製之醃豬肉請注意,慎防肉毒桿菌危害!
) W, m; y5 ~9 ~$ f4 U" J
& e! Z8 t3 q0 S8 Y+ v( ? ~
近日有民眾因食用自製之醃豬肉引起肉毒桿菌中毒,衛生署呼籲,盡量勿自行醃漬生肉或自製密封的低酸性食品食用,以避免造成肉毒桿菌中毒!
! P+ f9 c0 w+ K. m
N; x3 G/ n3 ^/ ?. ]依據過往發生之疑似肉毒桿菌中毒案件調查資料,患者可能攝食之嫌疑食品包含真空包裝豆干製品、塑膠罐裝醃漬蔬菜、醃豬肉及香腸等,衛生署表示:肉毒桿菌於自然界分布廣泛,通常來自於土壤或動物腸道中,肉毒桿菌中毒的原因,為其菌體在食品中增長所產生的神經性毒素所導致。在攝食含有此種毒素的食品約12至36小時後,便可能產生與神經系統有關之症狀,最初不適症狀為視覺障礙(視覺模糊或複視)、吞嚥困難及口乾。之後,漸有弛緩性麻痺之現象,也可能有嘔吐和便秘或下痢,嚴重時會因窒息而死亡。
% M- h8 r7 E# X# V# Z9 }
& A5 Y6 `2 n q4 ?) g5 F由於肉毒桿菌不需要空氣即能生長,所以殺菌不完全的低酸性﹝酸鹼值在4.6以上﹞罐頭食品(鐵罐、玻璃罐、殺菌軟袋等密封的低酸性食品),或貯藏不當的香腸、臘肉等醃製食品,是較可能造成肉毒桿菌中毒的食品。而另一種稱做為「肉酉圭﹝讀音:肉給﹞」的鄉土食品(「酉圭」是一種不需再加熱調理的即食性鹽醃漬食品),在調製過程中如有疏忽,亦常會造成食品中毒,由於自製食品無法如同加工廠商業化殺菌,製備過程中如果加以酸化,或者以脫水乾燥可以避免之!
. b2 d6 M$ g `' Q# o; e( W" w1 a$ q2 m/ b8 ]
如有因攝食醃漬類或低酸性罐頭類食品,而出現疑似上述肉毒桿菌中毒之症狀,應立即就醫,除提供發病前食用之嫌疑食品,並儘可能地保留剩餘食品,以供檢驗確認是否為造成中毒之原因食品,可有利於診斷與治療,同時由於肉毒桿菌毒素對熱敏感,一般烹煮即可破壞,此類食品最好還是加熱後再食用。
+ n& i4 a$ l7 O. L; ?2 Y1 R
/ p: ?# G3 M6 H4 F. 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