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什麼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什麼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什麼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 q' q0 w5 {% `8 @, f

. U# d% [% K- d/ M/ r/ K持續的焦慮不安、消化不適等身心症狀,當我們前往就診而醫師可能會說:這是自律神經的問題;倒是患者往往心裡納悶,啥米叫做「自律神經失調」?要瞭解這個診斷名詞,可以先從自律神經瞭解起:人體有「中樞神經」和「自律神經」,中樞神經掌管思考、情緒、動作、行為等,這些功能表現可受意識控制;而自律神經是自己無法控制,負責心跳、呼吸、血壓、體溫等,重要生理功能的維持與協調。自律神經系統由延腦和下視丘發動,傳達到人體各個臟器進行調節,即使在睡眠或無意識狀態,器官運作仍然持續而不會停擺。3 H6 N9 E0 N" `" Z

8 i; v' p' W8 [! B- B7 h- O! R: M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0 ~4 i& {( D8 b' d" ]; |, F+ q( A$ C$ y
交感神經是促進性的,當我們感受壓力、危險時,身體就會啟動相關必要的機能,例如: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體溫增高,讓人體保持警覺、提高專注力,達到可以積極應變的狀態。副交感神經是抑制性的,負責讓人體鬆弛休息、保存體力、促進消化、睡眠啟動等。3 }- Q0 r& }& h
2 t+ o) q' g& y; i* l' s5 Q
可以簡單形容比擬,交感神經像是汽車的油門、副交感神經就像煞車,兩者作用相反但又相輔相成,當油門與煞車可以正常運作,車子開得動也停得穩,才能安全適切地發揮完整的功能;所以人體自律神經的作用,也需要兩個系統正常拮抗調節,否則就會導致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  Z2 y  u/ A2 i; e8 I

- }9 T  W% L6 l( _! o: G/ ^一旦發生自律神經失調,臨床的症狀表現,就看這兩者誰強誰弱,如果是交感神經過強,就會出現焦慮緊繃、心跳很快、血壓升高;如果是副交感太強,就容易覺得疲憊懶散、精神不濟、體力下降。$ E9 @0 z: v, ~% j: j' P

, a7 a- Y/ k& j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是全身性的,不一定作用在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以睡眠為例:睡眠品質由大腦控制左右,但睡眠的啟動,則要靠自律神經正常調節,因為交感是促進,副交感為抑制,所以當交感神經減弱、副交感增強時,才能進入睡眠;睡醒時,則是交感上昇,副交感下降。
$ N/ `$ w; X& a7 m1 S, y: R( e! o0 w
現代人承受許多壓力的情況下,會讓體內可體松(皮脂類固醇)分泌增加,提高交感神經的興奮度,當我們應該休息睡覺時,交感神經仍然亢奮作用,副交感就無法運作啟動睡眠,所以會睡不著。而有些憂鬱症患者則是剛開始能入睡,但睡眠中交感神經仍然持續運作,整個自律神經無法適當調節,人體無法放鬆、休息,也會產生半夜心悸、早醒的症狀。1 n7 W" t( X" j. k# a3 S
. Z' a6 p+ {& e
身體的內臟器官,例如:心臟也是受到自律神經調節,當自律神經失調,心臟會產生胸悶、心悸、心跳加速的症狀;至於其他的生理失調症狀:手抖、頭痛、盜汗、腹瀉或便秘、腸胃不適、頻尿等現象,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可能都不一樣,就看是哪個部位的自律神經相對敏感所導致;遇到壓力的時候,有人鬧肚子腸胃出狀況,有人則是頭痛,道理就在這裡。3 a. o$ k% ~' s3 U

/ |) h  W/ }+ e4 s$ x雖然,自律神經無法透過意志控制,但是可以強化我們中樞神經的調節性,當出現壓力情境時,首先學習清楚辨認,掌握身心的反應訊息,也開始選擇自己面對壓力的因應態度:除了獨自面對壓力,是否能夠尋求其他資源?「危機也可以是轉機」、「壓力能夠激發潛力」等;其次,面對壓力「不處理也是一種處理」,一味急著回應、抵抗,反而容易陷入慌亂,何妨試著跳脫當下的泥淖,「轉移注意力」,為自己爭取適度的空間與時間,終究能夠找到更恰當的解決辦法。而且,壓力誘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也可以透過放鬆、運動、作息調整等方式,開始適當的身心保養,其實調整體質,就從改變不良的生活形態做起,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是可以逐漸調整改善的。
) {% H* Y% \& k4 e2 f2 |' J: ?$ o; V' K
[發帖際遇]: 阿寶寶做好垃圾分類獲得環保局獎金遊戲幣468142.
& X/ p% c9 U# h& ?8 Q- i+ t& f

吾不輕挑戰端!~但無端犯吾者,吾必反擊之.....!
自你[出口成髒][不知收斂]伊始,就該有所覺悟!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此事難了,報應會來的!
勿慌,莫急...你慢慢等吧!
魑魅魍魎~惡靈退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