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女生罹患乳癌 醫師提醒 年輕女子也需定期自我檢查
3 [7 J8 X8 j/ d, j; g 更新日期:2008/10/06 10:12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8 z/ e* ^1 Y0 D- d$ h花蓮一名女高中生,正值青春年華,才17歲,卻罹患了少見的「極年輕型」乳癌,到醫院求診時,乳房硬塊差不多是一顆雞蛋大小,所幸,在接受化療、標靶治療之後,病情獲得控制,免去了切除乳房的厄運。
# {4 v+ b5 [' z) M% {0 H
0 G* O1 A4 A( P: W) j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提醒,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臨床觀察,40歲以下的乳癌發生率是美國兩倍以上,年輕女性也有所警覺,定期自我檢查。
8 `8 j) h3 C& Y. D; |4 Q
- }* ]2 \! `- I7 n% k" ]該名17歲的高中小女生,平常愛吃炸雞,體重偏重,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罹患乳癌,在一年多前,發現乳房有硬塊,且惡化程度快速,最後長到了六公分,接受化療讓腫瘤縮小後,再局部切除,目前正持續追蹤中。
5 f9 I6 p$ L5 {: t0 T) O
7 e. n+ r3 Y8 S+ v& p6 A4 c* c陳訓徹表示,患者雖然沒有家族史,不過,因為經常食用炸雞,BMI值呈現過重狀況,不排除飲食失控,而導致罹癌的因素之一。
3 q" u# }! |) V6 [9 k
+ e; K% c% ^* U
由於該名患者年紀太輕,直接切除乳房,實在有些不忍,因此,決定使用較強的化療藥物,讓腫瘤縮小,再局部切除腫瘤,保住乳房,目前仍持續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及定期追蹤。
+ B% l8 u2 l: c' G% L8 W2 n( n
# a- c; Z% ], W$ R: A! _0 v
陳訓徹強調,根據國際定義,35歲以下罹患乳癌者就屬「極年輕」乳癌患者,與50歲以後才罹癌的人相較,存活率減少了約一成,主要原因在於年輕乳癌容易復發,五年存活期比較低。
" \4 y. }! a4 x
+ X k v* \7 ]' X# I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喜歡攝取高油脂、高熱量、有乳癌相關基因、家族史、30歲後才生第一個寶寶,以及過度肥胖、缺乏運動,從未懷孕生產者等,都屬於乳癌危險群,應該特別小心。
& W# v |3 i O* `- [2 w( Z
8 }2 T L+ X: x「乳癌絕非是中老年婦女的專利!」陳訓徹則呼籲,乳癌防治,應從年輕就得做起,養成自我乳房檢查習慣,如果乳房出現硬塊,趕緊就醫做進一步確認,只要積極治療,復原情況都相當理想。
% G5 U! t; g$ `# s# X0 n5 {' I# U% ~7 o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