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癢疹 最怕抓不停 降低癢感才能阻斷惡化
7 |% t) ~5 N9 Q) }3 ~* |% W# U. ]
更新日期:2008/10/11 04:09
. S4 g9 P8 f( R. ?
文/陳柏菁
/ j4 m9 b; H+ ?
: H3 i9 g- s- w \
. u: e+ v& h6 J- |9 @3 E「癢」是皮膚科醫師每天治療病患時,必定會聽到的主訴,但是搔癢程度、皮膚外觀變化卻有極大差異性,各式各樣不同的皮膚疾病都會產生癢感。結節性癢疹是其中一種,並不罕見,且有獨特病史和臨床表現的皮膚病。
1 }5 @6 O. y' ?* G: y. y
' [& Y2 x: \4 \& n0 w- F4 G0 y
" J1 P9 ^& q- @% h0 A# i2 V7 X顧名思義,結節性癢疹就是皮膚出現搔癢、結節狀的丘疹。病患會抱怨局部有劇烈、無法忍受的癢感。一旦忍受不住,就會不自主反覆搔抓、搓揉患部。長期下來,皮膚因此產生許多約為3公釐至2公分大小,或角質增生、深棕色的結節性硬塊,表面可能有脫屑、抓痕或是結痂。臨床上多見於中年,或是年紀較大的婦女。病灶主要分布於四肢,如小腿的前脛或是前臂。
8 N* A' p3 D$ \/ S5 S% b# k( P3 U! \8 @: ^
4 ~- v a" W0 j目前對於結節性癢疹確實發生的原因並不清楚,但有一大部分病患本身或是其家族具有異位性體質。另外,病患是否有肝、腎功能異常?局部曾經受傷、感染?甚至免疫功能低下,焦慮、精神狀況不穩定等,都有可能在出現結節性癢疹之前,或是同時發生。當然,也有病患完全沒有上述任何問題,但是臨床上還是出現這個困擾人的皮膚病。
" R( P+ D- u" s6 D; _* S, J5 V, Q% M- l! Q8 [" x" M" H
3 T1 L. }- n, [5 R6 m
結節性癢疹主要造成生活品質和外觀的影響。由於長期、反覆、劇烈搔癢的感覺,會影響個人白天的專注力或晚間的睡眠,情緒可能因此變得焦躁、不安。另外,病灶數目如果非常多,分佈範圍又很廣泛,更會造成社交生活和心理層面的負擔。 因此,治療主要先得緩解搔癢的感覺,有效地降低癢感,才能打斷「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
9 |' F0 G1 u: U! N+ w" ]
/ k9 V; z0 d. l+ @ S3 D+ a
6 U- q- S1 ~1 T5 J6 s# h臨床上,有多種不同的外擦藥膏或是口服藥物可以使用。對於較為頑固的病灶,也可採病灶內注射、液態氮冷凍或紫外光照射等治療方式。但結節性癢疹屬於慢性的皮膚病,有時搔抓會變成一種不自主的習慣性動作,對於治療效果就會產生很大負面的影響。所以患者除了使用藥物以外,還得無時無刻提醒自己不要去摳、抓,才能讓治療發揮最大效果。
+ `9 k8 N' G1 j! C, R3 D0 O
( h" Y! s# d" N" S) |6 O/ _1 H6 K! x$ b$ J- c7 \. A( j
雖然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且頑固的皮膚病,但是如果經過檢查,排除和其他器官系統的相關性,耐心配合醫囑,控制搔抓的衝動,突起的病灶終究慢慢會變平,色素沉積也會漸漸淡化。惱人的問題終究也會得到理想的治療結果。
: W" f/ Y1 G" y' ?9 Y
6 I8 g" L |! Q(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