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KABINAI─手腳發癢難耐起因於半過敏原!
健康KABINAI─手腳發癢難耐起因於半過敏原!( R4 b8 @5 _# w% L* x8 W
文╱林政賢皮膚科診所 林政賢醫師
! I" ]+ M9 u# ?, B" w+ H7 V/ G- e5 V* J/ g8 n& ]+ r, K
夏天到了,門診中也愈來愈多手掌、腳掌起癢疹的病患,這些病患中,一大部分是得了「汗皰疹」。汗皰疹是一種好發於手、腳的反覆發作性濕疹性疾病,且好發於青年至中年時期。不過,小至三、四歲,大至七、八十歲者,都有可能發生。一般年過中年後,發生率會漸漸降低。男女發生的比例差不多。
2 E& f7 R z2 I7 p% v! o# \
4 D/ [9 o& G4 T( w# N! \汗皰疹形成的原因,目前仍未完全研究清楚,許多學者都提出不同的假設。雖然許多病人可能合併有手掌及腳掌的多汗症,但可以確定的是,汗皰疹並不是因為汗腺開口被阻塞,或汗管積了很多汗而膨大所引起的。
5 t" @' P3 ]* }" L+ S) l; E- ^0 {) E$ x3 ^% y
目前認為其形成的原因如下:) y2 u* W( G9 S8 z4 k+ N8 |5 v. N
- Y1 ~( N/ |9 I8 U- x●異位性皮膚炎:
4 q0 A2 |2 _2 O' U" E' M
' `% J9 M, n- Z7 c在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中,有些人會出現手與腳的汗皰疹。但是反過來說,得到汗皰疹,並不表示一定有異位性皮膚炎,民眾不必過度緊張。
3 V$ U( Q0 T# b/ S/ @, y7 h: E T6 O" {3 O% }5 E, d1 f6 D
●外在因素:
0 E1 K& C% [ M1 L/ x
8 | O3 q; ^& _/ |5 j# H如對金屬的鎳、鈷、鉻,或香料、香脂、染髮劑,或某些食物過敏,或對感染的黴菌、細菌過敏等。這些外來的「半過敏原」進入皮膚後,會與皮膚中的某些蛋白質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過敏原,進而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而誘發汗皰疹。: [/ E2 D% r5 A
+ ]* x5 r8 t5 ~' K0 N: d% S/ X2 {●情緒及環境因素: o: \ F/ K: B. t& Q+ O7 z4 Q
3 @. S) g. h# Q熬夜、睡眠不足、壓力大、季節交替、極熱或極冷的溫度、陽光、濕度變化等。- E( R. h" J. Y6 v& R
5 Q- {/ a+ G0 c0 k/ q0 J汗皰疹在急性期主要可見兩側手掌、腳掌或手指、腳趾側面有許多劇癢且散在或聚集的小水泡或丘疹,水泡通常很深且不會破開,常常會讓病人感覺「抓不到癢處」。若水泡被病人抓破,則會呈現流湯的現象,甚至引起細菌感染,而形成膿痂疹。若沒有被抓破,則這些水泡在一、兩週或治療後會自然吸收乾掉,而形成類圓形的乾皮屑輪,然後恢復成正常皮膚。在慢性期時,手掌及腳掌會有過度角化的厚皮形成,皮膚呈現乾燥、脫皮、龜裂而有疼痛感。& n8 v0 h/ Z5 n
; J" v& ]) x* m7 O. g3 u" Y! Z
最容易與汗皰疹混淆的皮膚病就是黴菌感染,包括足癬、手癬或念珠菌感染。另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乾癬及扁平苔癬等,臨床表現有時也與汗皰疹很相似。除了臨床型態的觀察外,有時尚須借助顯微鏡、細菌培養、黴菌培養、切片檢查、貼膚試驗或抽血檢查(過敏原、過敏指數)等,作進一步的確認。. i; v9 h/ X, s2 \% L
% d/ X2 Q* ]- M. y
在治療上,需要依病程階段選擇不一樣的治療法。若在急性期產生較大的水泡,則可在消毒無菌的情況下,將其中的組織液釋放出來。若是被抓破而流湯,以短期三天的濕敷,並配合適當水性或凝膠型基劑的外用藥膏及止汗劑,可使病竈快速收斂。若是處於脫皮、乾裂的時期,則要使用較滋潤的乳霜或油膏基劑的外用藥來治療,以潤滑皮膚,協助脫屑快速改善。3 D8 P: g0 P8 c$ ~6 ^+ }5 K
5 S$ E; c' [( Y8 I程度較嚴重者,可以短期口服藥物治療,讓症狀快速緩解,以免「癢→抓→產生濕疹→更癢」的惡性循環持續進行。少數一整年汗皰疹一直發個不停的病患,可以考慮紫外線光療法,或是使用較強的口服免疫抑制劑。特別要注意的是,若有合併細菌感染或黴菌感染,要同時給予適當的治療。
' W2 D, J8 [: B% k
& f/ n1 W" P& b另外,由於皮膚在發生此一濕疹變化的同時,表皮障壁會暫時受損,因此加強手部的保濕非常重要。平時洗手的次數不宜太多,且最好使用不含皂鹼的洗手乳。手部保濕乳液一天應使用數次,且同樣應配合病情選用不同劑型,最好是不含香料。如此,可加快受損皮膚的修復速度。/ |- O c& R# r
" | s ?$ Q5 g8 z1 A7 \
在生活型態上,應適度釋放自己,不管是生活上、工作上及家庭上的壓力,不要熬夜,且睡眠時間要充足。在飲食上,對於反覆發作的病人,或者貼膚試驗已證實對金屬過敏的病人,可考慮減少食用含鎳、鈷及鉻較高的食物,有些病患有不錯的效果。
+ J5 q- {/ d o. ~. C- C2 F1 p
以下將較常見者列出供參考:
5 _ U, }9 g0 |1 I
0 j7 U8 T1 o( w# Y●鎳:罐頭食物,以含鎳的廚具所烹煮的食物,鯡魚、牡蠣、龍鬚菜、豆類、香菇、洋蔥、玉米、菠菜、番茄、全麥粉、梨子、大黃(一種中藥)、茶葉、可可、巧克力及烘焙粉等。' o* L/ c/ Y" R) W, g% ^
+ @( u. \. e- x8 r9 D/ L●鈷:杏仁、豆類、啤酒、甜菜、包心菜、丁香、可可、巧克力、咖啡、肝臟、堅果類、扇貝、茶葉、全麥粉等。5 L4 V+ x T9 `2 ^2 x, t
1 x! m7 e6 \) z$ z4 x2 T
●鉻:酵母菌發酵產品(如啤酒)、起司、乳酪、全穀、全麥、麥麴、糙米、小米、玉米、堅果類、粗製紅糖(非白糖)、葡萄汁、肉類(如牛肉、雞肉)、肝臟、甲殼類(如蛤)等。 6 T# G% z% d$ b" w! Y, S
( Y- X- S- @# s8 K- O9 E. p, f% V( G本文作者【林政賢醫師】/ d4 O, r' E$ r$ o# ?! w" p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