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忘記更換姿勢,「頸椎症」好發群!
4 {6 L$ K' @& M, a- s
大部分是因肌肉、肌膜或韌帶的急性拉傷,屬頸椎症候群最常見之一,病人可以在沒有任何警訊或受傷的情形下突然發生,也可以因突發意外創傷或拉傷引起。
6 Q; L! Q- c# S8 e: D& V9 F
% T! U8 c( T9 k+ A, M7 f3 m
4 ~1 B) t$ `5 _7 ?" N( J1 X" G5 R疼痛從後腦杓的頭骨下緣開始,一直往下延至兩側肩甲骨內側和中央部位的椎骨旁肌肉和提肩肌,不動時症狀還可忍受,動的時候很痛,有些人還會合併有頭痛的症狀。這些症狀若一直持續會讓人有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睡不好的連鎖反應,嚴重者根本無法工作。
4 }( y/ C0 {9 o# A/ g8 [
# f# O3 T2 H* r( e' s) F
$ n1 }" I! q2 b臺安醫院復健科醫師 鍾佩珍表示,如果疼痛的來源經醫師檢查後的確是因肌肉、肌膜或韌帶的拉傷,治療的方法有休息、藥物、輔具和物理治療。若病人過去並沒有胃炎、胃潰瘍的胃腸毛病,也沒有對藥物過敏的病史,可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物、肌肉鬆弛劑把症狀減緩,頸椎症候群是一種可以完全治療好的疾病,唯平常要養成每30分鐘替換一下姿勢的習慣,讓疲乏的肌肉不要被重複的拉傷。
$ P7 C- w7 c8 u0 C$ e
. Y+ K! {4 Y. | x+ Q
* z+ L+ i4 @4 o {7 z<居家復健DIY>
+ k- \1 d) x' ^! k- F
( K+ E6 \ M" Y+ J$ r% e% B
•站著或坐著時可暫時使用柔軟的頸托來支撐頸部,使用頸托的目的是限制頸部的大活動和支援頭部的重量。
4 R! U( L8 J) }* z5 r# a0 A
& N+ A3 w0 S$ \/ j1 \- V•當然如果實在太痛了,躺下休息絕對是可幫忙減低症狀的。
$ k: {+ j5 m2 B6 T1 ?0 ~+ o
! ?& ?$ ` L# G8 b
•每天頸部局部熱敷20分鐘,也有很大的治療效果,唯要小心避免局部燙傷。
" N9 B- B& A1 S/ I2 F# X6 m% a! S+ b+ R4 a# _ \0 X; t
; s/ F+ p' q- ]9 o通常如有配合著治療,這種症狀大約一至兩週就會慢慢的改善,痊癒後平常要養成在任何情況下工作都要養成每半小時變換一下姿勢,因肌腱、肌膜、韌帶在任何一種靜態,姿勢,維持一段時間之後將會疲勞,而疲勞容易引起發炎,所以短時間動一動是有必要的,當然最好能同時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的目的是要增加肌肉的耐力和柔軟度,這樣就可以減少再發的機會了。
1 R7 Q$ X% A! {
4 i/ O% T0 N-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