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東京奧運會 台灣以毛公鼎迎聖火
第18屆東京奧運會 台灣以毛公鼎迎聖火
' z2 Q! ?" A0 r- M 更新日期:2008/07/26 18:25
5 T, L: o0 F+ R( Q1 ~+ y6 B1 w8 E奧林匹克運動會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二十六日電)第十八屆奧運於1964年在日本東京舉行,這是奧運首度在亞洲登場,台灣為慶祝奧運聖火傳遞經過台北,特別在台北市立體育場興建一座毛公鼎,安排奧運聖火傳遞進入台北繞境時,引燃毛公鼎聖火過夜,氣勢驚人。
' I+ D( k2 h1 {0 r6 B) ~& j& ~
8 o* i7 E- n9 H. _
' u3 ]% P& e6 p! ], N9 l% [聖火於1964年八月二十一日在希臘奧林匹亞點燃,一路從歐洲傳遞到亞洲,在進入日本國土之前,奧運會聖火首度進入台灣,東京奧運籌委會官員搭乘專機,從香港護送聖火,抵達台北松山機場,當時的中華體協理事長楊森等體育界高層人士熱烈迎接。聖火抵達後,由二十餘名體育科系學生傳遞,從松山機場途經總統府前,再轉到台北市立體育場。( s' \% a2 G5 M* b) R/ P
4 ~) n0 ~( U0 B* Y3 f- A4 Y5 [% e3 C, N0 t* E L
為迎接聖火,台北市還複製一只「毛公鼎」,放在體育場大門口,由擔任最後一棒的台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林竹茂,點燃毛公鼎上火炬,奧運聖火過夜,第二天送回松山機場,再搭專機轉往沖繩,送回日本。5 ]. B3 D5 m4 T- l/ Q% D' I! N
7 N; i) {: C" [9 v$ t* W3 }7 [
h& A; P$ a M" T9 w+ q# a
東京奧運開幕典禮聖火最後是由早稻田大學生阪井義則點燃,他並不是奧運選手,但他出生於1945年八月六日,當天是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日子;日本為了向全世界宣示日本將永久記取戰爭教訓,同時紀念戰爭受難者及喚起世界和平,因此安排他點燃聖火。8 N$ B w- G2 _# @0 F; D
$ A8 {* \3 K: |8 I& s- H8 `9 r1 S: a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各國對日本反感,1940年第十二屆及1948年第十四屆奧運,日本根本無法參加。直到1951年日本奧委會才恢復國際奧委會會籍。相隔十六年,日本終於參加1952年冬夏兩季奧運。東京得以參加1952年奧運後,隨即角逐第十七屆奧運大會主辦權,但敗給羅馬。1959年,東京終得到第十八屆奧運主辦權,會期定在1964年十月十日至十月二十四日。
, D5 g9 i# \1 J; h5 g) a
3 K0 b+ j/ I( }- O' v6 \$ F# x
; `* k+ O$ _3 ?+ ~) n& g為重塑形象,日本傾全國之力籌備奧運,不但大力建設東京成為世界級城市,並且斥資三十億美元興建一流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整個籌備工作,充分展現日本人細緻的民族性,獲得各國極高評價,也成為日後奧運競相追求奢華設備和場館的先趨。值得特別介紹的是,東京奧運為史上第一次透過衛星在電視上轉播,成為「電視奧林匹克大會」的先趨。, n+ Y' Y9 M5 m: {
' Y0 Z( R t3 ~8 f( X: I& [9 P( ~' F2 ~
+ r2 p& e6 s# b5 j東京奧運比賽種類共有十九種、一百六十三項,其中柔道和排球是首次舉辦,都屬於日本的強項,女子排球更是奧運第一個女子團體運動項目。
) }3 d7 R. d1 N$ c( }9 N. A' i. W D4 @. W3 f9 n( ?
3 A' M& N* `8 w4 R2 U7 _8 ?東京首次參賽國家有阿爾及利亞、蒙古、馬來西亞、多明尼加、尼泊爾、塞內加爾、剛果、象牙海岸等;南非因遭到國際奧會抵制該國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從本屆開始被剝奪參賽資格,一直到1992年才重返奧運競技場。5 {5 C. H( J1 J& C$ }7 t! r2 u
: `0 Z1 n: n0 \& e% e
w5 G! p5 F( S+ g( ~中華民國在本屆奧運戰績並不理想,雖然楊傳廣在東京奧運前一年的1963年締造十項全能運動九千一百二十一分世界紀錄,不過,國際田徑總會也修改計分方式,新制計分表對楊傳廣的強項不利,使得他在東京奧運未能奪獎。事實上,除了計分方式,楊傳廣賽前還疑似遭人下藥,讓他的表現完全走樣,最後以七千六百五十分僅名列第五。
" Y9 Z6 Q6 A+ g9 ]# ?0 [) q, W# _, {
, V' o) {, L- ~, ?) u% q
- z4 [6 z7 _. o8 Z台灣另一位選手馬晴山,參加快射手槍名列第五十三,他在賽後向中國大陸尋求政治庇護,宣稱已獲得台灣當局同意返鄉探親,並且回老家居住。由於他是軍人身分,當時引起很大震撼,馬晴山也是第一位自由地區運動員投奔共產集團的案例。
) f# H8 A: H/ d* ^4 I+ ]' W: z& `
+ B+ B6 n; K* n7 e* |% Q5 T4 o同時間,有一位匈牙利射擊選手Bela Gabor也在奧運期間向西德要求投奔自由,和馬晴山案例形成強烈對比。 - A, [+ H8 g2 H) b9 Q+ w8 E
1 m4 A p* |- w% _
; H' P6 B' M$ b, ^9 y* Q
東京奧運還創下一個紀錄,就是首樁「奧運婚禮」。女子跳遠比賽結束之後,保加利亞一對選手在奧運村中舉行前所未有的奧運婚禮,接受世界各國選手的祝福,讓奧運在緊張氣息中,多了溫馨和浪漫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