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球網 2023/11/24 在足球場上,每隊都有11名選手先發,各自在場上擔當不同位置。當然,會因為每支球隊、每位選手的特性,有些差異與變化。但基本上,通常會被區分成中間、邊路,或是前鋒、中場與後衛,每個位置都有各自所負責的任務與工作。 一般來說,球隊會依據選手的特點,安排適合這名選手的位置。可能也有人聽過,在指導育成年代的選手時,盡可能讓他們去嘗試不同的位置,藉此培養年輕選手在場上的判斷力&觀察力。等到成人時,再依照選手累積的能力,固定在某些位置、空間上。 不過,處在台灣木蘭聯賽的高雄陽信,今年一直在積極嘗試變化陣型,希望選手們可以獲得在第二位置,甚至是第三位置踢球的能力。
3 W+ F5 U# n$ ~- a5 d: l$ g6 Y2 R6 _) b% V2 U5 Z% h, o) E
「今年我們在前鋒和後衛的部分比較常輪換,不只是台灣選手,連日本選手也有在場上擔任不同的位置過。在整體選手人數有限的狀況下,我們必須讓一些選手到不是她所習慣的位置。但我認為這反而是件好事。很多時候,就算是到了30歲,人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我發現,不管是台灣還是日本選手,有些選手可能太早被定位在某些位置上,導致他們在理解比賽時,視角比較固定。」
; k6 F, L- ^9 p( H; S; {' g2 F" M
9 n* ?8 O- Z7 h- h視角過於固定,要察覺到盲點的機會,也會跟著變低。
$ v5 _: S4 n' @* S) u$ p- r
# N# ]5 J+ n$ V& _8 j透過在場上的不同位置,選手也能擴大自己對於足球比賽的觀察與判斷。像是近年成為代表隊主力的吳愷晴,就是經歷多年不同位置的刺激與薰陶,逐步提升的選手。此外,來自日本的若林美里、佐藤瑞夏、塚本奈緒,也在多個位置上展現出自己的存在感。
% k- }) J, K9 V) F) b7 \; b
1 E7 _- \" s! F4 V* `# g3 ?「目前台灣女足遇到選手不足的問題,這件事涉及到兩個層面,一個是基層的踢球人口數,另一個就是在成人階段的選手,他們作為選手在場上踢球的年限。後者涉及的層面很多,除了大環境、薪資結構這些因為,包含保持競技狀態、持續作為球隊戰力的部分。如果選手擁有在複數位置Play的能力,可以延長他們在球場上的年限。」
+ Y& ~$ y9 q* _" K
8 D3 R- _/ U% O( T除了女足,我們在男足代表隊裡,也能看到像是吳俊青這樣的實際例子。透過多年的累積,吳俊青可以依照球隊的需求,在球場上擔任不同位置,甚至還能依照比賽和變陣,馬上轉換不同的位置與工作。此外,在懷特第一次執教中華隊時期,開始出現在邊後衛、防守中場位置的陳庭揚,再回到原本的中後衛位置時,展現出不一樣的踢法與成熟度。
4 ]9 V4 t( H' y% u6 g
: V$ \9 C7 x. A. s豬口武志總教練提到,台灣需要為未來的世代努力,女子成人選手的當下也很重要,大環境的改變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身為指導者,就先從自己能涉及的環節—訓練&比賽的現場開始做起。
; a7 ?) t7 C% P. H" m
' A& S/ i/ N4 w0 ?5 q" j) z
「我發現台灣選手很有執行力,對於教練交付的任務,總是會盡全力去做,但足球是涉及選手個人當下決斷的競技,如果選手只專注在做教練指示的事,那實在太可惜了。」
3 @# E, W% E% T5 ]2 b, D& ~3 d1 X# I( [1 \* y' N
不管是哪個世代的選手,要建立判斷與觀察的習慣,都需要一些時間與功夫。成人選手在理解力上會比較快,但一到比賽中,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斷,這需要更多時間。
3 l4 y) d! B" {5 t" F0 S4 i, m h
f H4 h- N# ~- k! P4 m# ?「我和教練們在訓練時,除了對狀況做設定,還會一直去強調選手要自己去判斷這件事,可能有些選手會覺得我很囉唆吧。但就像我們的日常生活一樣,小時候常被父母唸說『回家記得洗手』吧?總是覺得這樣很煩,但隨著時間過去,回家洗手就變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 ^& H4 R, U# C4 q4 I
( N+ f5 C/ h( F/ [' h很多人會說,作為一家俱樂部最頂點的球隊,球隊的成績非常重要。那這樣的方針,在執行上會不會有所困難呢?對此,豬口教練先引用了前日本國家隊總教練伊維察·奧西姆(Ivica Osim)的一句話:
- l& \, s3 C( z0 {6 p# k: Q
d$ r/ k' _ @" d# m% f「追求勝利與培育,既是矛盾的事,也是不矛盾的事。在這矛盾之間生活的,是我們這些指導者。」
8 g0 W% S9 m4 e8 \# _. A# \4 j1 a1 f2 _7 J/ F1 ? e
「當然,作為這家俱樂部的最上層,我們有義務追求勝利,但我來到高雄之後,因為這裡的教練、選手、一起工作的同仁,獲得很多在日本不會得到的事情。我想要和這邊一起挑戰一些事,這是我表達感謝的方式。」
) X+ [0 n7 ~; Z, y/ t
' ^9 F5 C5 U/ D, t. r4 Y在追求勝利與選手成長之間努力,這是今年高雄陽信教練團的堅持。
$ Y4 f8 M$ a6 _3 S+ {2 Y( `. s& t! O- a; Z( E3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