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球網 2023/04/30 過去木蘭聯賽5奪冠軍的花蓮,本季因主力球員轉隊,開季吞下2連敗,其中還敗給去年的爐主桃園戰神,就以花蓮女足目前的狀態確實沒有樂觀的理由,以球員整體結構、投入的規模、基層的培育恰巧在第10年都遇到一些狀況,也讓本季開季舉步維艱。
; a! T2 I) ]; ^* ]% l; d
1 C; V" N8 B3 I& @
花蓮女足過往的成就只能用「輝煌」一詞形容,她們是首支木蘭聯賽奪冠的隊伍,更是首個完成3連霸的球隊,5次奪下冠軍更是目前木蘭聯賽各隊最多,尤其花蓮過往培育出許多女足國腳,像是賴麗琴、王湘惠、潘彥昕、卓莉萍等人都是花蓮培養出來的好手。
7 t5 u7 x, p/ R- I& d6 x3 V
" u; a5 T# _% H3 P: ^
在木蘭聯賽邁入第10年,花蓮女足整體陣容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仍是國家隊一員的許翊筠、王湘惠、詹筆涵和潘彥昕都轉隊,去年重要戰力的譚汶琳、林小雲、洪琳都選擇不繼續球員生涯,導致陣容以高中生與資深學姊為主,中生代球員如大學生出現巨大斷層,最資深跟最年輕球員差了要23歲。
% V' e2 q9 l7 g
- u u$ C" a* }3 f6 A/ b9 G以花蓮女足過往球隊陣容結構來看,由於花蓮當地並無大學女足隊,所以大多都是以資深學姊與年輕球員(高中生)為主,只不過木蘭聯賽已經走了10年,曾經的資深學姊也漸漸退休或是轉換跑道,花蓮體中雖然不斷產出年輕球員,可是球員上高中畢業到大學,大多都到師大、台體、輔大就讀,而恰巧這3所學校也是木蘭聯賽台北PlayOne、台中藍鯨、新北航源的主要球員來源,花蓮當地沒有大學女足隊的支撐,球員來源就少了一大半。
" n G% k. b2 J; P
- u- n/ c9 ^9 b- t% g
在木蘭聯賽的前3年,在台開集團支持下,當時花蓮還是冠名花蓮台開,台開集團走了3年後退出,現在花蓮主要是以縣政府、花蓮縣體育會、麗臺科技盧崑山、致茂電子支持,整體預算結構要在球員上做補強或是請外援加盟難度頗高(事實上花蓮木蘭聯賽也未請過外援),朱文彬曾在訪問時表示:「這幾年縣政府還有地方體育會已經給球隊相當大的幫助,不過花蓮這邊民營的公司比較少,要贊助也有難度,請外援的錢比較多,對我們而言確實有難度。」
6 G' q- n* {* k" k
0 _6 G( |+ D+ j& |而城鄉發展的差距也體現在球隊上,畢竟交通來往所花上的金錢與時間成本,縣市以外球員來花蓮踢球的意願並不高,此外也影響球隊練習,據總教練朱文彬表示,要湊一整隊練習的難度一直都很高。
/ p9 u* J2 s9 K) Z
6 t4 b. c1 O/ {1 L5 C9 ?1 `1 b# y7 _基層培養上,花蓮傳統上一直都有產出優秀的球員,從國家隊的名單便可略知一二,但這幾年花蓮的變化是,過去大多直升花蓮體中的光復國中,近幾年球員並無直升到花蓮體中,則是開始往南部送,或是直升到光復鄉當地新組的光復商工女子足球隊,直升到花蓮體中反而變成在秀林鄉的秀林國中,當然這是地方派系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台灣許多地方足球發展都會與派系有關係,但這對於花蓮女足來說,基層培養的量無法擴大,加上花蓮當地俱樂部未成氣候,大多以還是以校隊為主,基層的人數難以支撐起花蓮女足。
9 k1 ]1 y3 q) @ `6 T: t8 q$ r) J: T3 F. ~! j4 @/ F
其實花蓮女足所遇到的問題,正巧是台灣女足發展困境的一個縮影,包括女足參與人口,以目前持續發展女足的大專盃、高中學校來看,合計所有的球員大約就150人(這是以寬鬆的標準認定),要在150人選出國家隊23人,必然就有其局限性,U20女足代表隊總教練謝志君也曾說,選拔名單中其實就是3所高中學校去選,以國家隊大名單來看,每個球員都是國家隊。
; P' O# H' d4 V; G s( }
' L1 ]$ [! Q# H5 a0 b' J9 _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