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4 [5 w% _- L4 [) P5 \ 1 X* n5 {& t) I& p8 G 這項研究由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翁瑞宏、研究人員湯鈺敏等執行。翁瑞宏指出,茶裡含的茶多酚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可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並具有預防緻突變性和基因毒性,亦即抑制腫瘤發生與生長。抽菸與肺癌相關性很高,該研究希望從喝茶行為的調查,分析喝茶與預防肺癌的關連性。+ ~2 _6 L1 D$ b3 n3 K4 j
0 v5 M8 h, X0 ?1 L
N) B( x$ r# @- K
研究收集一一五位原發性肺癌患者與二三○位一般民眾,透過問卷請他們自述喝茶、吸菸行為等,並進行比較。 $ f; V- N" @ g0 [2 c/ Y H( r+ M t+ @; W) e) `, L2 L
. x6 J q$ q# y 兩組平均年齡都是六十五歲,肺癌組超過半數者菸癮一天至少一包,不論抽菸率與量都是一般組的二倍;肺癌組僅不到二成人有喝茶習慣,不到一般組一半。 ) J: |; p7 _/ _1 q8 P# P3 F / u. [" o" q" x7 x4 }% t! V) C N7 y P
交叉分析顯示,不喝茶的重度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比不抽菸、一天至少喝一二○西西茶(三至四杯喝喜酒時的玻璃小茶杯)的民眾高廿三•七倍;跟不吸菸、每天喝茶超過一杯,喝了超過十年的人比較,風險更高達四十倍。對於有抽菸、也喝茶的癮君子,交叉分析發現,喝茶的保護效力不及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罹患肺癌風險比不抽菸的喝茶者高十倍多。 % T2 Z3 k* o5 k , @8 u& _% p) S: R$ X & V4 Z/ B U0 M 翁瑞宏說,茶多酚對人體的作用必須經過一定時間吸收,假使人體茶多酚代謝基因效率太高,會讓茶來不及發揮效用就被排出。研究進一步分析帶有高效率代謝基因(COMT-HL、COMT-HH)、與代謝速度較慢基因(COMT-LL)兩組人的罹癌風險,也看出前者約有二倍風險。* y3 x7 m- f. N! r/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