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耳朵癢癢應小心治療!
[打印本頁]
作者:
野孩子
時間:
2008-6-8 15:28
標題:
耳朵癢癢應小心治療!
耳朵癢癢應小心治療!
3 ^8 S: z/ O- K9 j
6 E" m0 q( N& J
文:署立台南醫院耳鼻喉科總住院醫師 張大慶醫師
" ~1 p- _8 P. Z9 v
: s3 W J6 u# d: ~+ h
許多人有耳朶發癢的經驗,不管是經常掏耳朶的不當物理刺激所緻的慢性外耳道發炎,或因耳朵溫度高,再加上遊泳或洗澡時耳道進水所導緻的黴菌感染,通常會使用外用藥膏來治療。如果擦藥一段時間後未見起色,或出現愈擦愈癢甚至症狀惡化的現象,就要考慮是否是藥物所導緻的過敏性接觸皮膚炎。
0 y/ A# c0 Y/ W% O7 p5 S0 ^$ d
! a$ ]" e0 F! G" z# L |+ n2 K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因為耳道輕微發癢到附近的診所看病。醫師例行性的為她的外耳道塗抹一種混合藥膏,豈知一連下來幾次的門診治療後,情況愈來愈惡化。老太太的外耳道愈來愈癢,又泛紅滲水,連耳廓也開始紅腫發熱。醫師認為可能是惡化的細菌感染,因此除了囑咐藥膏要更勤塗抹外,又開了口服抗生素來。由於藥膏愈擦症狀愈嚴重,於是轉診到本院進一步診治,才發現原來老太太是對藥膏內的新黴素(Neomycin)過敏,而導緻外耳部續發性的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經改用抗組織胺及其它抗過敏藥物治療,惱人的耳疾才漸漸痊癒。
. h, S0 G$ i' f$ d+ |9 Y. l$ X
) b6 } m8 P6 h7 D y4 c# g
在原先的患部已有發炎的情形下,而施藥後症狀惡化時,要判斷到底是所塗抹的藥物藥力不佳所導緻發炎惡化,或是所塗抹的藥物引起的過敏性接觸皮膚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特別注意若患部出現劇癢,或在藥膏塗抹過程中所接觸到患部以外的皮膚(如上耳朵藥膏時所塗到耳甲部位),及使用耳滴劑滲流所經的頸部皮膚也同樣出現紅、腫、癢等症狀,就要考慮有藥物過敏的可能性。再留意使用的藥膏中是否含曾報告過會緻敏的成分:抗菌類的新黴素(Neomycin)、枯草菌素(Bacitracin)、健大黴素 (gentamycin);抗黴菌類的咪唑(Imidazole),甚至抗過敏的類固醇。若仍有疑慮,可將藥物少量塗抹至身體其它部位,看看是否出現如前述過敏症狀,來幫助診斷。
3 y! f/ k- y! r/ V: F, U6 u' t
0 z/ @0 s* H& p- F+ o% i" o9 L7 z
而發生藥物性過敏性皮膚炎,應趕緊停藥就醫治療,並保留或記錄所使用的藥物以供參考,可避免將來接觸到同類藥物再引起過敏反應。另外儘量少用混合藥膏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接觸,特別是含有類固醇成分往往會遮掩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的症狀,徒增加診斷上的困難。
2 u2 E: U" |% J! N1 p
2 K, [! t4 J. D1 m# [4 d- c; \
本文作者【耳鼻喉科總住院醫師 張大慶醫師】
' ?* n5 X) p0 w9 F: X) G6 Y+ {
本文由【署立台南醫院】提供
& b' }7 U3 f9 |3 @
+ r- {1 `* k9 A' i
[發帖際遇]:
阿寶寶販賣軍火,不小心賺到佣金遊戲幣92927.
( p2 ~- v9 x5 X9 `- d5 e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