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人海中找到你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雪小雪    時間: 2008-3-10 09:46     標題: 人海中找到你

一九四一年,二次大戰方酣,赫門與母親居住在波蘭皮歐特科的猶太人居住區。兩年前,他們被迫遷居至此,如今,德國軍隊又將他們與其他猶太區的居民集合,送往死亡集中營翠比凌加。) [" R, @3 h) I; L# j# Q  t
( g, b; Z/ Q$ Q. d
赫門那年十二歲,他站在路邊等著上牛車,雙手緊緊抓住母親不放。赫門的母親很清楚橫在眼前的命運,她用力推開赫門,兇惡地罵他:「你已經不是小孩了,不要跟著我,快走!」赫門不肯聽話,但母親不斷吼他,他感到既困惑又害怕,只有轉身逃跑。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母親。' m' B7 h7 ~0 q& n
此後的一年半,赫門輾轉從猶太居住區遷往兩個集中營,最後被送到距柏林七十英裡遠的史萊本勞動營。他與其他許多老少男性一同居住在骯髒擁擠的營房內,每天做著粗重的工作,除非累倒、病倒,或在守衛的鞭笞下不勝體力,否則不得歇息。  m; M$ G& U5 o  c2 e- x
/ J) l0 A, E" Y. i3 o' i, X. j

5 n% p/ a0 u5 w# i
6 s& q, S5 Z2 |' V然而最苦的還是飢餓。每個人每天的配額是一小片麵包和一些稀得不能再稀的湯,赫門看著同伴飢餓而死,每天早晨,推車把沒能活過漫漫長夜的同仁一一載走。
0 v; x6 M# N$ v' @; T+ v; f1 n9 b  i4 u  v' a6 ^; K. |
一九四四年二月,一個寒風刺骨的日子,赫門哆嗦著站在環繞集中營的鐵絲網旁,望向隔壁的農莊,襤褸的囚衣鬆垮垮地掛在身上,腳上裹著破布。他發現鐵絲網外有個小女孩正盯著他看,小女孩發現赫門也注視著她,便走上前。
6 r# X* g; j) W  b
* {0 c0 i! v+ s# _0 k8 P- \1 a: N0 M/ w1 ?餓得軟弱無力的赫門四下張望,確定沒有守衛在附近後,便開口用德文問道:「你可以拿點吃的給我嗎?」「我不懂德文。」小女孩答道。赫門於是用波蘭文重新問了一次。小女孩用棕色的圓眼睛注視著赫門,好一會兒,她點點頭,表示她明天會再來,便一溜煙兒跑開了。
! G: D) {; n3 B0 _  [1 ^% A/ L  W2 e1 k9 z
第二天的同一個時間,小女孩來到鐵絲網旁,赫門確定周遭沒有人後,一個箭步衝上前,小女孩迅速拋了一小片麵包和一個蘋果給他。赫門接著了食物,塞進口袋裡,就忙不迭跑回營房。他把麵包切成許多小片,在一整天中一點一點地吃。赫門很清楚,萬一這件事被人發現,他就劫數難逃。他不敢期待小女孩會再度出現,然而第二天,小女孩在相同的地方等他,一雙小手藏在大衣下,衣服裡蓋著她帶來的食物。- a/ ]( r, S5 U/ X7 a: j
  X" k' F1 `+ C- K" ^: }2 R+ e

+ z6 n- D) b5 J" E' _* L. B5 [% s! m5 n7 I: }( T% _+ Q# f
這個八歲女孩沒有把認識新朋友的事告訴父母。這完全是出於直覺,她知道父母絕對會禁止他們繼續會面。有七個月之久的時間,她每天在相同的地方等,每當赫門走近,便拋些食物給他,然而他會一溜煙兒地跑開。在戰火頻仍、民生凋敝的時日,多餘的食物不易取得,小女孩總是包起自己的食物給他。兩個孩子從未交談,也從未告訴對方彼此的姓名。1 t8 q* d6 H+ x4 w8 y- ~  r

6 D% F0 z! M4 I4 U1 I6 y1 z# A一天,赫門靠近鐵絲網比平時要晚。他喊:「小妹妹。」小女孩走上前來。「我要被調到特瑞席安史達特,妳不要再來了。」赫門說。小女孩注視著赫門,一臉的困惑。
. C9 L7 q' g" P) m「是在捷克,我明天就要走了。」赫門解釋。小女孩睜大眼睛,眼眶裡噙滿淚水,她知道她再也見不著他了。赫門強忍著淚水,垂著頭離開,胸臆中滿滿地都是悲傷與恐懼。他回過頭看小女孩,終於無法自持...。
4 B* l# P# I# A) A7 n: w9 j/ M* I" @- J. d$ u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近尾聲,惡名遠播的毒氣室運到了特瑞席安史達特。隨著同盟軍的逼近,用毒氣室處決戰犯的速度也如火如荼地加快。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清晨,赫門在納粹禁衛軍狂暴的吼聲中驚醒。禁衛軍指示這些體力虛弱的戰囚早上十點去沖澡。所謂沖澡,指的就是前往毒氣室送死。然而早上八點時,同盟軍到達,全營的戰囚都獲得釋放。
* z8 i2 Y! Z' p' ?( B* V# i6 C: k, A: A2 F- A, [
戰爭結束後,赫門遷居以色列,他的體力恢復了,人生也有了新的開始。他成為一名士兵,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獨立戰爭中奮勇殺敵。但沒有幾年,他便厭倦了戰爭與打鬥。一九五○年,赫門揮別以色列,遷居紐約。! p$ b5 D( h8 ]. O

' B2 t. p' c8 a/ ~赫門身材高,肩膀寬闊,能說善道,有著一股超乎年紀的成熟。他老成世故,卻在某些時刻無端陷入沉思。他發現這樣的外型與性格對女性形成無可抵擋的魅力,於是平生第一次開始認真與女孩交往。此後幾年間,他甚至三度與情人論及婚嫁,卻又在直覺的催促下,不顧對方的失望與哀傷,斷然解除婚約。走過了如此慘澹的感情路,赫門決心暫時不再與女人有任何深入的交往。
' w* ?" T+ j$ \; `
& F. ~4 r; k6 A6 Y9 B' Q7 E
0 \  I/ a( Z) I" a9 k# D5 ^8 c8 q* ~: n2 Z1 _! b% P. _
他的朋友不時熱心地要替他介紹對象,他卻不為所動。直到許多年後,有位朋友堅持要他見見一個名叫若瑪、有著黑色頭髮和棕色活潑雙眼的女子。赫門同意了,於是他的朋友安排了一場二對二的約會。若瑪美麗、直率且善良,渾身散發著溫柔氣息,卻又對自己的理念與想法有著高度的自信。兩人非常投契,整晚天南地北談個不休。
3 Q1 D+ Z# c- I" z2 }6 q& n; l+ C' I( N6 t, h+ n" v; q( ?  O" _
談話中他們驚訝地發現,赫門在以色列從軍時,若瑪也在同樣的地方擔任護士,兩人甚至曾參加同一場活動,卻不曾相遇。赫門發現自己竟深深愛上了這個年輕女郎。
2 q  s; S6 t+ b0 [7 m4 ?! M( g! N: s( `
夜晚,赫門的朋友開車送若瑪回家,赫門和若瑪坐在車後座聊天,聊天的話題轉向戰爭。赫門告訴若瑪:「戰爭期間我幾乎都待在柏林附近的史萊本勞動營。」若瑪吃驚於這樣的巧合,回應道:「我知道史萊本在哪裡,我也在史萊本待過。我們家人假扮成信基督教的農人,在勞動營附近的農地耕作。有個傳教士幫我們偽造假的身分證明,他救了我們的命。」9 P4 n$ t3 l7 ~* h5 Z

- H4 A# @; |% f% M! w! Z
1 k9 z  a+ Q/ k5 ~3 K& Y
0 d4 Z* E" \* `0 w5 e赫門的興致愈來愈高,若瑪仍繼續說:「我當然沒住在勞動營裡,但我認識一個勞動營的男孩,他餓得要命,跟我要吃的,我有一陣子天天帶食物給他,丟進鐵絲網裡。」「他長什麼樣子?」赫門問。若瑪想了想:「大約十三、四歲吧!很瘦很瘦。我那時還小,但我看得出來他很餓。」「他吃些什麼?」「多半是麵包。有時我也會弄到蘋果。」若瑪答道。, ?) k9 [& i( M; v. m% ~6 I
0 f; N; B- k. x, Q; l+ n* H/ p
赫門坐直了身子:「妳跟他這樣碰面持續了多久?」「七個月。」若瑪回答。赫門的心開始狂跳。他問了更多的問題,若瑪的每一個答案都和他自己的記憶相吻合,他開始戰慄。: T  _9 c+ j- @
7 K9 m1 s! o0 P. v6 D2 G) z$ E7 a) [
「他有沒有告訴妳,他要調到特瑞席安史達特,叫妳別再來了?」赫門小小聲怯懦地問道。「有,他就是這樣說的。」若瑪滿臉的莫名,不懂他何以知道這些。赫門倒在椅背上,驚詫得不能自已。坐在身邊的女子,原來就是當年救他一命的波蘭農家女孩。
7 t) a- O9 ]+ D" r4 i+ ~& ]2 S9 v「那個男孩就是我。」赫門輕輕地說,聲音細得幾乎只有自己聽得見。「怎麼可能?」若瑪不相信赫門就是勞動營那男孩,不可能這麼巧。「你告訴我,」若瑪遲疑一會兒,問道:「你是不是用破布裹住腳當鞋子?」赫門點點頭。8 \9 G' J/ a) d3 a8 O

2 i0 z4 w+ Q) [% M若瑪終於明白了這不可思議的事實,淚水湧入了她的眼。兩個人第一次真情相擁。赫門在車子到達若瑪的住處之前向若瑪求婚,一九五九年,兩人在紐約步入禮堂,如今已有兩個孩子和數個孫子。赫門深信在集中營時,是命運數度把他從鬼門關前救回,命運也三度阻止他和其他女人踏上紅毯,他才得以在悲慘的童年結束了十五年後,與命中注定的伴侶重逢。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