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E6 C, N: B S5 N, O水利署指出,在治水預算的分擔上,「河川或區域排水」系統性治理,是由中央全額補助執行,像是上述的台北防洪計畫及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就是過去中央以編列特別預算方式完成,使大台北地區有200年頻率防洪保護標準,然而,「台灣其他縣市的河川、區域排水保護標準卻遠低於台北」。 1 c: ~/ n- s* Y- J( o2 C E2 c* j& N, d$ ~' D/ G/ Z
至於另一種「市管區域排水」治理,水利署表示,北市針對內溝溪排水、大坑溪排水及四分溪的相關治理,則是由北市府自行負擔,也已完成工程;相關分擔規範,則是依據2013年所定的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台北市的財政情況最佳,財力分級為第一級 ,區域內排水預算則由其負擔」。. m2 D; d+ R: L. i5 q( _1 g
3 N* R$ l8 G/ k' h3 e/ h, H" m水利署也說明,氣候變遷下,短延時強降雨常造成道路側溝排水不良,形成積澇,影響交通,甚至超過都市雨水下水道設計標準,造成低窪地區淹水,由於這部分需要與道路、建築及都市計劃結合,相關治水權責才會由地方政府主導執行。9 a' t! F7 ]$ C) {: r, r
B+ ?& z5 k! g
針對台北市長蔣萬安的「2030防洪計畫」透過提升下水道標準,以降低大台北水患風險,水利署表示,下水道中央主管機關是營建署,水利署也一定會在法規與技術上充分協助,以逕流分攤、在地滯洪的思維,提升大台北民眾的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