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N8 _9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經濟預測,大幅下修2023年經濟成長率至1.72%,宣告「保2」落空;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及核心CPI則雙雙上調,分別為2.24%及2.38%。 5 Z0 P5 s/ F+ }9 x$ ?7 i/ d o) o; n' l6 p6 b9 f! \6 u
考量國內通膨緩步回降,為檢視緊縮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果,央行全體理事一致同意政策利率不變。 0 C% F2 j$ Q1 E( H7 a5 O7 b( \8 Q# G- a, F/ w0 v) o# q
經濟放緩之際,央行理監事會決議利率按兵不動,符合外界預期,但央行今天同時祭出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新增特定地區自然人第2戶限貸7成的規範,讓市場大感意外。 j, R- {9 g9 x
1 J- Z" B# I$ W2 W
央行如何看待當前通膨及經濟情勢,是否發現房市仍有炒作跡象,才決定再次出手,以下是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7大關鍵問答。 3 v& M5 j! a, n8 k, I- e 1 M* e& \ i* R5 ]" y問:央行大幅下修2023年經濟成長率至1.72%,比主計總處預測值2.04%更悲觀,原因為何? - ^ K8 ~7 }" T! N8 ]( ?8 ]. {7 n O# {* E/ s
答: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應削弱全球終端需求,台灣出口已經連續9個月負成長,民間投資又與出口連動性很高,央行因此下修輸出以及民間投資。 ! w, p; t. ~4 p! P1 h" y- Q0 O$ |" ]" \* q! _
此外,央行對下半年民間消費的復甦力道不如主計總處樂觀,因此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1.72%,不只較3月的2.21%減少0.49個百分點,也低於主計總處預估的2.04%。 + E3 o$ e1 [- j, u7 I) Z# y. ^+ D8 G3 q
問:央行暫停升息的原因為何?之後還可能升息嗎? + [0 x/ F5 c9 S% z$ a1 r1 X" X2 [/ a ( x- R9 F0 [4 v/ v. F. O答:央行理監事會決議政策利率不變主要有3大考量,一是今年下半年國內通膨緩步回降,第4季通膨率可望降至約2%;二是國際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成長放緩的程度比預期更大。 6 e/ \ O, g9 d7 x J. X! d( u; _, Y3 @6 S5 L2 {
第三,央行已經連續5次調升政策利率、2度調升存款準備率,理事會認為這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可以檢視緊縮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果及影響,有助於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V! D F0 `+ P$ J1 X! l
# ]" s* ?& L- y. t至於貨幣政策接下來怎麼走,是看經濟數據決定(data dependent);放眼國外,部分經濟體停下腳步後,過陣子又升息,「我們不能排除台灣也有這樣可能性」。 ) a0 J; _ u% V4 C. a: b8 U7 T5 x& L W' V
問:國內通膨情勢如何?CPI高於2%會不會成為新常態? 6 X3 e% J) ~. w0 Z; h8 G2 b% J4 F7 }- o% F. L5 u5 G
答:隨著疫後生活正常化,推升餐飲及娛樂服務需求,全球通膨壓力來源從商品轉移至服務,台灣也是如此,而服務類價格具有僵固性,不易回落,是墊高台灣CPI漲幅的主因。9 e; ]* f. Y3 R ]* M8 D9 J
. ]( x, |( T3 Y% V( j5 X0 |# j
今年以來,台灣服務類價格大漲因素包含房租走高、外食費以及娛樂服務價格漲幅居高,其中餐飲、住宿業甚至有缺工現象,這些都是疫情帶來的特殊轉變,不過供需失衡的情況會慢慢改善。 + e* V/ y# U$ M f3 y7 i7 s5 J) h" V4 @; D6 Q
舉例來說,先前外食費漲了一波,現在漲價情況就比較少,娛樂服務也是,解封後大家一窩蜂的湧向娛樂活動,等到供需平衡,就會慢慢緩和,只是時間的問題;不認為服務類價格僵固造成通膨率持續高於2%的現象會成為新常態。& @; R! W5 t. D7 K9 S! D
6 l. L7 c+ E+ O6 z- n. O問:台灣實質利率還是負數,怎麼看通膨隱憂? + y# O; g! n5 I& Q, S & H3 R X9 C8 O# l答:2022年全年通膨率達2.95%,今年稍微緩和,但還在2%以上、通膨率依舊偏高;根據央行預測,第4季CPI及核心CPI已經分別降至1.95%及1.90%,只是服務類價格確實存在僵固性。" \( \/ T; ];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