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23/02/25 國民法官新制元月1日施行,未來故意造成死亡結果的案件,一審均由國民法官專庭審理,雖然二、三審無國民法官參與,但國民法官法要求上級審尊重一審的認事用法,屬於嶄新的框架,連最高檢察署也關切上訴案件如何進行,日前邀集檢察官與法官參與法學論壇「從檢察官角度看國民法官法案件之上訴研習會」。 . J6 B. E# Q7 \6 p. }# X& G0 G- |* L! F1 L8 o
最高檢指出,國民法官新制過去以來相關的各種研習,多數在強調一審的法庭活動,但就上訴制度部分則較少著墨,因此辦理上訴審研習,並側重以檢察官角度出發,分為二場次,除現場實體會議共約20名出席外,另有50名檢察官、法官透過線上視訊與會。) D+ C' d, u4 n8 k$ p& k! a
f. z0 Z4 U( j3 Z7 D' q! c$ b第一場次於20日上午舉行,由最高檢檢察官林麗瑩及李濠松簡介,最高法院就國民法官新制所為4件模擬判決,再由高等法院法官吳冠霆就「國民法官上訴審之實務思維」進行專題報告。 / k7 A5 M- Y9 \, s0 D2 _" e b7 f* o( {3 j3 K# c7 v9 Q1 F
吳冠霆提及,現行國民法官法上訴審條文僅有4條,規範密度稍有不足,而國民法官制度下二審上訴以事後審為原則,並非就案件本身重新審酌,而主要是檢視原判決有無違背經驗法則、論理法則且於原判決有影響者,二審始得撤銷,故檢察官上訴時,應注意具體指陳原判決的認定,有何違反經驗法則、論理法則。8 C5 q; ^) N5 _- Q7 @2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