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醧忘臺與孟婆神 [打印本頁]

作者: CID冰水    時間: 2007-11-24 15:32     標題: 醧忘臺與孟婆神

醞忘臺為孟婆神所管理。
! E& O+ U+ K. m# J' I& l3 @2 N
. y* N6 j) V! E. [孟婆神生於西漢。幼年時即熟讀儒家的四書、五經;並莊敬地誦經。修到:凡是過去的事不思;未來的事不想的境地。
0 `1 |# c' ?6 o: Y
' Z9 ~3 v9 ~) N% S" ]在世時,專心壹志地勸人戒殺、吃素。年入十一歲時,童顏鶴髮,始終守精,未損童貞。只知道自己姓孟,當時的人都稱她「孟婆阿奶」。
6 ?! a- N6 J+ Y$ n# |2 ^
: [8 I# Q0 ~+ x* A# ^% y) t後入山修真,一直到東漢時仍在。) v6 ^) R* v% T0 N0 s3 }

7 N9 [# J" X- R世人有人由於靈機深厚,能夠知曉前世的因果,因為喜歡耍弄智巧、術數,露洩了陰間的天機。致今世間人妄認前生的眷屬,擾亂了世情。% a9 K% S5 ]$ x( t
1 K) M8 H; j! _# s1 M" s
因此  玉皇大天尊救命孟婆阿奶為幽冥之神,建造醧忘臺。准予選拔鬼供使喚。將第十殿所疑定,發往何地為人的鬼魂,用採自俗世的藥物,合成似酒非酒的湯,分為甘苦辛酸城五味。2 X) k! k7 G0 @" J: c* K9 i  I
/ R% P( {9 u, `( O) y0 T% I
所有的鬼魂在轉世前,派飲此湯,使忘記前生的事。藥力同時帶往陽間,令其或因多思傷脾而流涎;或因多喜多笑而多汗;或因多慮多憂而流涕;或因多怒而流淚;或因驚恐而流唾。各今帶一分、二分、三分的病。  i. c0 ~. ~! ~6 H

' Q7 [* D: n0 T9 R" \3 r在世為善的人,令其眼耳鼻舌四肢較以往更精日更明;更強、更健。作惡的人,使其聲音、神智、魂魄、精志消耗,逐漸疲憊衰弱;俾令自我警惕、殲悔,重新為善。8 x+ I4 V5 C2 V, I9 }4 o
$ a2 L9 K1 @4 g# M* D- O2 t1 J0 D
醧忘臺位於第十殿,冥王殿前六橋之外。高大如方丈,四周的廊房有一百零八間。有一條通道,通向東方,僅一尺四寸寬。所有奉令押解到的男女鬼魂,在各廊房中,都設有杯子,招各鬼飲下此湯,多飲少飲不論。
* s9 F4 W; Z! a1 c: t: d! \* {  }1 G9 ?, D3 A) u, a
假如有刁蠻、狡猾的鬼魂,不肯吞飲此湯的話,腳下就會現出鉤刀,將他絆住;並以銅管刺喉,令其受盡痛苦後,強迫灌吞。
/ ~. V" o4 t3 F; R; h
. K) U" Q4 w5 V! c  I所有鬼魂飲下醧忘湯後,各派鬼役、鬼卒,撓扶著從通道送出,推上麻繩紮的苦竹浮橋。) M: b6 a" ^' ^! [: J
! q% O1 d, @% x6 `
橋下是江水橫流的山澗。由橋中向前一望,對岸的赤名巖上,有斗大的粉字四行,寫著:
% R5 a, b7 F  p9 m' z; \* P. S8 J. o+ y  z1 t# ~
為人容易做人難;再要為人恐更難。
& E- L2 h) f7 Y5 z, s3 K; g/ j( V; M. j) I" |
欲生福地無難處;口與心同卻不難。
) A& I3 a) _3 {# h3 v7 O
4 K  V, q2 h, p鬼魂們正在看讀之時,對岸跳出又高又大的二個鬼。分別撲到水面,令兩傍的鬼魂個個嚇得站立不穩:
* d) ?0 r$ u* r2 [. }7 E9 X2 @' B0 Z8 T+ A; o1 l
一個是頭戴烏紗帽,身穿體面的禮服、錦襖。手拿著紙筆,肩上插著利刀,腰上掛著刑其,睜著圓滾滾的大眼睛,哈哈大笑。他名叫「活無常」。
" q# @" n, H  `0 a5 C6 F
  R4 F7 F% O( q9 B. J一個是向上污垢、流血,身穿白衫,手捧算盤。肩上背著米袋,胸前懸掛銀紙錢,愁眉緊鎖,聲聲長嘆。他名叫「死有分」。
$ C* d' z" d/ S* o, {) ]' ~6 B" `" f
此二大鬼,催促推落鬼魂們,落於紅水橫流之內。
6 ]* T- N& J& y0 M
, d- r* E, q1 x  e  ~8 M# e# v根器道行淺薄的,歡呼可以幸運地得生人身;根器道行深厚的,則悲傷哭泣,自恨在世時未修出世的功德,以致痛苦的根身,身體難以斷除。/ Y- N% U2 h  {+ O" N
" h' o) ?5 b" F( I4 b4 k7 i- c
男女鬼魂等,如醉如癡地,紛紛各依因緣,投生各房舍中將生的胞胎之內。由於陰間、陽世的改變,氣悶昏昏。再加上胎身顛倒,不能自由,於是雙腳用力一踢,瞪破胞胎,奔出娘胎。「哇」地一聲落地,開始一生的形形色色。
. b, h8 E- g3 N2 ^* {/ W" O. P- d- H9 z( k/ n
一般眾生,由於長久累月地貪好世間各種五欲、滋味;尤其殺生數多,迷失了眾生本有的如來佛性。辜負了 佛恩,以及玉皇大帝,諸神明的訓誡之恩。從未想到如何做是善終,得成佛菩薩;如何做會惡死,墮落三惡途;自己未來是怎樣結局,致反復地造惡,終於又成為拖屍的鬼,枉為一世之人,又將墮為無間地獄的鬼魂。
: t1 n( U3 n+ x+ ^' [
! E: c, V: L. n( z& B以上二十二行,醧忘臺下的書吏,恭謹附奏給
: S& ?4 ^: D5 z1 O0 x3 \
0 ^; B' B* u6 g+ @$ p$ j9 r. x玉皇大帝,並編纂記載於玉曆寶之中,通行於凡間,令世人知悉,以從善去惡。
1 Y- `3 e8 b: s) P1 w5 p; e' G8 ^# @/ u7 h" s# A* e. j3 _& ^
平之山人詩讚:孟婆員敬佛儒經  茹素童顏無意形
) J5 Z5 ], W% j% C# Z. E8 ]. F: m2 x1 a" D0 J' v
掌管醧忘台上事  飲湯淨往得安寧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