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L9 G$ b) Z% Q$ T ?. n/ f' L L3 E! ]" W* o+ B/ N) K7 F
楊佩龍指出,中醫學認為『脾主運送、轉化水穀』『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脾與胃是消化食物,吸收及運送營養重要臟器,因此常稱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進補時除了體質因素考量外,同時還必須注意消化系統運作狀況,否則即使吃的是含有珍貴藥材補品,腸胃一樣無法吸收,反而會增加負擔,結果不但沒能補到,反過來影響腸胃正常作用。3 h. i' n( a, [ y7 S9 k: l
4 m1 q: D. l9 R0 {% y; U 8 v6 n4 O% r+ y他提醒民眾,食補之前應該先辨清體質,原則上容易口乾舌燥、口破、怕熱、便秘等屬燥熱體質者,應以滋陰清熱涼補法為主。四肢冰冷、畏冷、喜熱飲等屬虛寒體質者,應以溫陽袪寒溫補法為主。正常體質者則可用氣血陰陽併補平補法。建議可以在進補前先找中醫師診斷,瞭解自己體質類型,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食補方法,如此不但吃的安心,補的健康,腸胃也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