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痰」吐學問大,寧嚥不吐,病毒恐危及五臟六腑
[打印本頁]
作者:
野孩子
時間:
2008-9-28 15:56
標題:
「痰」吐學問大,寧嚥不吐,病毒恐危及五臟六腑
「痰」吐學問大,寧嚥不吐,病毒恐危及五臟六腑
0 K+ a) j# W/ `2 R: \2 b: w. E
9 V* _ s& P4 @4 |; d
喉嚨卡痰!不少人怕麻煩,寧嚥不吐。慈濟醫院台北分院胸腔內科黃國良醫師指出,有痰還是咳出來比較好,一來可以藉此觀察痰的顏色,了解身體發出的警訊,二來若是感染了不自知的結核病,病菌也不致隨著嚥回的痰液在體內散播。
6 S# T6 T. N: X( X& z m
% `% Y l$ Y9 n2 b) V6 @
痰是怎麼形成的呢?人體的下呼吸道黏膜具有黏液和纖毛,黏液會將從空氣吸進呼吸道的異物黏住包覆,透過纖毛運動,就會將黏液和異物往上推,喉嚨便會有癢癢的感覺,所以痰的產生是身體的反應造成,其功能主要就是排除清潔之用。健康的人也會有痰液的產生,只是量很少,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吞進去;而生病的人因黏液分泌會增加,混雜發炎細胞、病菌及剝落的上皮細胞,刺激了呼吸道,造成咳嗽而吐出痰來。
* n0 E6 m* g7 U6 r# M
: V6 x, r' A, w
健康的呼吸道分泌物是清的;當有感冒、氣管炎、支氣管炎時會呈現濃稠的白色;細菌感染的痰液因為細菌和膿的關係,變成黃色或是綠色;如果痰的顏色較深,有紅色或是黑色的話,表示痰裡有血,可能是嚴重疾病的預兆,如肺癌肺結核等,應盡速就醫。不過要詳細知道病情,還是要靠胸部X光或電腦斷層及痰液的檢查,如利用細菌培養、痰抹片的方式,可以檢查出是否患有肺結核;而透過痰液的細胞學檢查,則可以診斷出一部分的肺癌。
& \1 i) `: `' T9 b1 ^
. F0 @- b, G5 X) U# d; C" ]3 |
檢驗科常會要求病人取早上醒來的第一口痰作為檢體,目的是經過一晚累積,剛起床咳出的痰濃度最濃,檢驗出病因的機會比較高。但是如果感覺有痰卻咳不出來怎麼辦?黃國良醫師表示,先深呼吸後再用力一咳,也可將頭採下,請旁人幫忙拍背,不然就是服用些化痰藥,讓痰的性質變得較不那麼黏稠,最重要的,還是應該多喝水,使痰的濃度降低,自然就能咳出痰了。
: f7 b( W: f+ \# y, k
% u9 m4 {$ \# d' }4 R9 _ M
吐出的痰,應確實包覆在衛生紙內後並丟進垃圾桶,若是吐在洗手檯裡,則要沖洗乾淨,以免痰裡的細菌在痰液乾了之後,會隨著空氣四處散播;痰不建議吞進肚子裡,原因是擔心病菌在身體裡流竄,雖然胃裡會有胃酸保護,但久了會造成腸胃不適。
4 \# G m D# F x' A7 n2 X/ A
) X$ x3 g/ }) d' A
有些人常有習慣性的清喉嚨動作,黃國良醫師提醒,這可能是鼻涕倒流的問題,尤其是鼻子過敏的病患最常發生,無論怎麼清喉嚨、用力咳嗽,仍還是感到有異物感,此時就應前去就醫,明確掌握是何種因素造成的,才能夠對症下藥。
- y8 N* T) B4 P W$ u
& s B0 n- j9 D- N% q3 P4 b
本文由【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提供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