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突發性耳聾 愈早治療愈好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雪小雪
時間:
2007-11-21 11:34
標題:
突發性耳聾 愈早治療愈好
突發性耳聾 愈早治療愈好
! L+ L: {! f. F# _* {; C' ^7 p
7 v! f9 q, \% o
/ Y6 z0 @4 D4 n+ D
五十四歲的李先生,在早晨起床之後,隨即發覺右耳聽力明顯下降,同時感覺到其耳朵一直有耳鳴聲,轟轟地響得很厲害、有時會有耳朵的阻塞感及感覺到聲音似乎十分遙遠,甚至有頭暈目眩的現象,剛開始以為是太過於勞累所造成的,並不太去在意,當但當他要打電話時,卻發現右耳聽不到聲音,但左耳聽力卻沒有問題,當天下午立即到醫院耳鼻喉科求診,經醫師診斷是突發性耳聾,經過住院治療到第五天,聽力即有明顯的的改善,約兩週以後,聽力已恢復至發病前的水準。
* e0 M+ u, I0 l1 p8 m) X" [9 ?( m- P
, Y0 [3 E U8 J7 Q% d6 u
台北醫院耳鼻喉科李文清醫師表示,"突發性耳聾"是指原本聽力正常、沒有疾患的耳朵,突然發生感音性聽障。突發性耳聾的定義是至少有三個鄰近不同頻率的聽力,在三天之內,喪失三十分貝以上。通常是單側,較少兩側同時發生,有時會併發耳嗚、耳悶塞感、眩暈等症狀。突發性耳聾發生的機率約在五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左右,男女比率略同,多發生於單側耳,只有少數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的病人會兩耳同時發生,通常四十至五十四歲的人較常發生,並無固定的好發季節。
( d0 \- `* n, b; L$ Q9 U8 y
$ l9 w2 b0 K6 [5 L; \
一般來說罹患突發性耳聾主要原因有:
' l8 z' H( O* \$ e+ H" S" q
: C, c/ p& _4 j7 n! [
1.血管阻塞:支配內耳神經的血管發生痙攣或是栓塞時,會導致內耳毛細胞缺氧,甚至壞死。特別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症等的慢性病的患者,容易因為血管阻塞而發生突發性耳聾。
9 {( Y6 |9 O0 |0 z5 {9 N6 a
& c# R/ Y% I. J' I- `2 A5 L
2.病毒感染:內耳受到病毒感染發炎而受破壞。因病毒感染造成耳聾的情形很多,包括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及一些感冒病毒等,都有可能導致患者耳聾。
( Y- d- [4 x. l
: k1 n/ q) I% o& f( B
3.自體免疫性疾病:有些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有時也會併發突發性耳聾,可能是患者自體免疫抗體,破壞內耳的部分構造而引發耳聾的現象。
0 l. m: D& B$ V* F* g( t
; r8 R5 G' N0 v; L$ x- b* G
4.外淋巴 管:在外傷、氣壓傷、耳源性腦膜炎等患者併有急性前庭功能紊亂時,就應該懷疑是否有外淋巴 管的存在。
5 c& R) \& q+ @4 }! s
5 O) L" H1 T8 X3 u1 k/ @0 O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需住院,患者必須住院接受血漿擴張劑的點滴注射和約為期一周的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此外,臥床休息及避免壓力源也很重要的,適當的休息及放鬆情緒,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耳朵功能。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主要關鍵為愈早期治療,預後愈好,據研究統計,發病後一周內即接受治療者,聽力改善達百分之六十五左右,所以病患須及早就醫,才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4 O- {) `$ n/ R4 R2 t4 P
/ l% y+ E) u. J+ M i
耳聾若是突然發生的,或有耳鳴或聽力減退的現象而懷疑失聰時,應儘快接受檢查。本院耳鼻喉科設有聽力檢查儀器及標準隔音室,更有專業的聽力師,可以提供需要民眾進一步的聽力檢查。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