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三峽大霸的相關知識
[打印本頁]
作者:
野孩子
時間:
2008-7-28 11:46
標題:
三峽大霸的相關知識
三峽大霸的相關知識
3 T; x8 S; F' `1 u8 E& t( ~ a. a
1.建造目的
F v1 l v/ B4 e+ _;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長江上游頻發洪水,屢屢威脅武漢等長江中游城市的安危,因此三峽工程被重提。毛澤東1953年初,視察三峽時,曾說:「三峽水利樞紐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後下決心確定修建及何時開始修建,要待各個重要方面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之後,才能作出決定。」。又作「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水調歌頭·游泳》)的詞句表示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並指定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督辦。
% ^; U* v! l% I# T
X, A5 L+ z* c4 D& P
2.工程項目
7 n4 B/ k! z3 c [
一期工程從1993年初開始,利用江中的中堡島,圍護住其右側後河,築起土石圍堰深挖基坑,並修建導流明渠。在此期間,大江繼續過流,同時在左側岸邊修建臨時船閘。1997年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同年11月8日實現大江截流,標志著一期工程達到預定目標。
. V/ ]" q$ H$ a) ]
/ B! X" T, _% w* T0 p
二期工程從大江截流後的1998年開始,在大江河段澆築土石圍堰,開工建設泄洪壩段、左岸大壩、左岸電廠和永久船閘。在這一階段,水流通過導流明渠下泄,船舶可從導流明渠或者臨時船閘通過。2002年中,左岸大壩上下游的圍堰先後被拆除,三峽大壩開始正式蓄水。2002年11月6日實現導流明渠截流,標志著三峽全線截流,江水只能通過泄洪壩段下泄。2003年6月1日起,三峽大壩開始下閘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閘開始通航。7月10日,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到當年11月,首批4台機組全部併網發電,標志著三峽二期工程結束。
5 H( W" F3 Z; f9 B5 l4 D+ ~3 M
, f7 z7 ?( [; U% R
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導流明渠截流後就開始了,首先是搶修加高一期時在右岸修建的土石圍堰,併在其保護下修建右岸大壩、右岸電站和地下電站、電源電站,同時繼續安裝左岸電站,將臨時船閘改建為泄沙通道。預計整個工程將在2009年全部完工。
+ w. [+ ]+ |) X5 `
- h* }7 ~7 w7 f* K* e8 t' E
3.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 對人文方面的影響
/ n' ~$ `- f0 [0 }) l- ?
" F7 Q" ]6 a4 ]9 f% ~& s: A
所謂的中國三峽大壩工程即是在長江上興建水庫,這項工程為世界上最浩大的水利工程。大壩的蓄水池長約400英哩、面積約15萬英畝,發電量可達180億萬瓦,電力足以供給偏遠的省份,而且還可以防洪以及便捷長江上游的水運。長江總長3,900英哩,為世界第三大河川,僅次於尼羅河和亞馬遜河。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共居住了4億多的人口,其流經世界三大著名峽谷: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而在三峽大壩完工後,這個地區的景觀將有很大的改變。
9 O1 W. f: ` Q# x, A3 j8 E
5 x1 K: r, g `' |, C
三峽大壩的水庫水位標高175公尺,共有十九個縣市的十三個市、一百四十個鎮、四千五百個村受到影響,需要遷移人口有725500人,被淹沒的農地面積達28700公頃,由此數據看來,長江流域的生態將會有非常明顯的改變。人可以遷走,工廠可以搬走,但植物走不了!一些原本適合三峽環境的生物卻也被迫遷移,到時也許會有很大的環境衝擊。
% W* X9 r7 q* v5 }$ i) Y; @: {) M# v/ ?
% y1 S" o! U* I: Z' L$ U
三峽大壩對整個流域地區的環境與生態的影響有好有壞,其可使長江兩岸居民之洪水災害將減至最低、有助於抑制中下游地區之吸血蟲災害、較火力發電之汙染為低、減低洞庭湖之淤積問題,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少,其將使古蹟與農田被淹沒、居民的遷移、新市鎮之建設所造成的環境不平衡,對某些稀有水生物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對各種動植生態的影響等,而水庫的完成將會對附近的氣候有明顯的影響,年平均風速和相對濕度將會增加,夏天的月平均溫度將可能降低,冬天的月平均溫度將可能升高,最低溫度可能升高3度,如此的改變將牽動著長江流域的天然氣候及水文型態。
$ @' g( W; M& }1 `) w
* h3 I6 O, S2 _6 G8 l5 b9 V7 a
水庫的水體在四月至五月間溫度會升高的較慢,下游河水溫度要到達魚類孵卵所需的溫度將遲二十天左右。水庫內流速降低後曝氣能力與汙染庫擴散能力降低,對區域內的水汙染排放量必須將強管制。以埃及阿斯旺高壩為例,影響尼羅河生態環境特為嚴重。他們指出尼羅河三角洲受到海水沖蝕,某些地方的海岸線向內陸推移數公里,而海水入侵尼羅河三角洲之後,使該地區肥沃的農田開始老化。又由於尼羅河富有影養的沈積物減少,使地中海東部的漁業生產下降了百分之九十,這對地中海東部沿岸的經濟是一大打擊。
6 s/ c' }- a2 I9 U# `) p2 t
4 v, E* @( P6 ^3 v1 P
5.經濟效益預估
# i$ _$ a B, m! S; K
三峽永久船閘三峽工程主的三大效益,即防洪、發電和航運,其中防洪被認為是三峽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 h5 F+ z* `$ Z# c* H6 P
" x) w1 S$ n) L& |; U
歷史上,長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條支流頻繁發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時,宜昌以下的長江荊州河段(荊江)都要採取分洪措施,淹沒鄉村和農田,以保障武漢的安全。在三峽工程建成後,其巨大庫容所提供的調蓄能力將能使下游荊江地區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於洞庭湖的治理和荊江堤防的全面修補。
, c- K( o$ F: D: |& s
) ?9 D% V3 t4 S4 X5 S: h
三峽工程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發電。它是中國西電東送工程中線的巨型電源點,非常靠近華東、華南等電力負荷中心,所發的電力將主要售予華中電網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華東電網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電網的廣東省。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