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處世哲學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雪小雪
時間:
2008-7-21 06:08
標題:
處世哲學
人在世間上生活,總要與人相處,都要和人共事。如何相處共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應付,這就是處世的哲學。關於「處世哲學」,四點意見提供:
3 [! k8 n% V+ k; ?$ `4 o0 m- P3 S
% h' |! Z- \. _$ z" O2 k
第一、不說人非,是厚道:
0 e2 M m8 |+ c5 b
世間上最可怕的就是「是非」,是非無有定論,但殺傷力卻其大無比。
) y: o/ k$ s3 @
有的人被是非所困,終日擾攘不得安寧;
7 q4 `% d" g% V. \% V. S* z
有的人給是非陷害,喪失了本有的成就。
6 n5 a& f5 f+ R, L! \: V4 t
所以我們不說別人的是非,就是厚道。
( F2 h8 H1 F+ N6 h
而當自己面對是非時,要緊的是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怕是非。
9 m( T, R7 F$ l0 v
當一個人人情參不透、是非辨不清時,就會起無明,
# q; x' A, S" e* l
所以批評別人的話當於人前說,自然可免是非。
- j! C% e+ I4 M `
7 X" X4 j) Y* R" V, n |
第二、不辯己是,是高見:
$ t! [' i$ G; j/ x k
人際相處,有時候難免會被別人錯怪、誤會,有的人急於保護自己,就百般辯白。
4 ?. [+ h4 C6 d1 n2 t7 U4 i
其實真正高明的人,不必為自己辯解,那怕是自己沒有錯,
) [& K& Y5 t8 P# @/ o
不過你能自我反省,自我認錯,並不會蝕本,反而增長陰德。
9 s9 b" J g, e9 Y9 ]3 Q; @
所以有時候不要太計較自己的得失,人家的一言一語不要太在意,
1 g. z t, J+ I1 z, ^
因為「毀謗」打倒不了一個有志氣的人,
+ `5 a; O$ U2 X* [* R1 R/ P( x
除非自己本身不健全、沒有實力,
7 V e8 \" e# n( {9 R% w' Z
因此面對毀謗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辯白,不辯己是才是高見。
$ k/ `+ ?# f- S: a$ M
3 X# o) U% a- r! ^8 A
- }4 g7 O" j4 M+ i
第三、揚人善事,是結緣:
6 O0 h; l0 [; ?8 S+ X
佛教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 P$ ^9 f s3 ^, [7 t5 E3 z4 t* e
心存歡喜、恭敬、祝福的心,就是一種結緣的心,
; F- z7 L5 p3 p- L( D! }
尤其給人好因好緣,就是最好的供養。
+ s' o( ]9 k: {4 ?' T$ i
有時候背後說人家的一句好話,稱揚別人的一件善行,
. }+ _$ {5 C0 W
就是幫他鋪路,給他一些方便,這就是最好的結緣。
9 I I1 y+ s, m! Q. ^
能夠常常不吝揚人善事、稱人美德,
7 |! r# m9 f2 p- R& d
結緣多了,自己也會得到很多的方便。
F! a/ |( y8 Q! Z3 v
/ x! u& t1 W# F% P8 h0 i
$ j3 |! L6 p* I' q" G
第四、隱人往惡,是修德:
9 s$ D* Z! P: n0 @9 d5 {
古德云:「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 A, y: s7 W2 {3 U/ V9 T
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做事好商量。」
& q) u$ n0 m& f! C& ~
中國人過去總把「隱惡揚善」視為做人應有的美德,
7 l. [- J0 i. m* o
但今人往往「隱善揚惡」,並且儘可能以揭發別人的隱私為能事。
# N+ x! x8 ?! g, O5 U
其實做人要將心比心,自己的過往又何嘗願意讓別人當成話題談論,
# s/ s) R; Y) T! E2 |! ?
既然己所不欲,豈可加諸他人?
2 L0 u. }! m r. w4 c' F8 R0 p
因此懂得隱人往惡,必是有德之人。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