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師最高興的莫過於無意之間一句話,改變孩子的一生。 % T D" ?! w( C \4 V8 z( j# r& `& m' ~ 我每學期結束時,都會印一九八八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列德曼( Leon Lederman)的一封信給學生,希望他們放假時能去思索大師講的話。後來發現學生離開教室就隨手丟,因為考試不考。所以就改為在課堂裡講,至少耳朵有聽一遍,想不到就發生功效了。有一個學生來找我,說他決定改行,因為我曾經在課堂上講過一句話「只有做你自己有興趣的事才可能成功」,所以他決定轉系。細問之下,原來不是我的話,是列德曼的話。% O5 S t, L* H' r/ r
; @% g h. H S8 t5 d- n ] 有一個芝加哥大學的學生寫信問列德曼:「你什麼時候知道你是諾貝爾獎的料?我每天都很用功,但是好像拼不過我的同學。假如我不是諾貝爾獎的料,我乾脆早一點投入職場,以芝加哥大學的學位,我可以找到一個薪水不錯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是我必須承認,作為一個保險公司的統計員好像不怎麼有趣,我不願如此過一生,我想從事能提升人類福祉的事業,我認為,科學最能快速提升人類生活品質。但是我發現我的最好才等於別人的平均,所以我不知道我該不該繼續做科學家的夢。我想問你兩個問題:(一)你什麼時候知道你在科學上有天分,可以成為科學家?(二)對我們這種很用功可是無法凸顯的學生來說,努力會有希望嗎?後天的努力可以替代先天的能力嗎?最後請問您,你怎麼使自己不沮喪,尤其是一直做都不成功的時候,還可以掙扎往前走?」 ' G( ~3 {+ ^+ X6 j$ \7 \; V 5 z$ I5 y8 a4 k& i# q 列德曼回答說,他正是一般成績的學生,高中的成績是B到B,大學念的是校風強悍、免費的紐約市立大學,還是個成績B的學生,只是他對科學有狂熱,但是他也知道他的成績不及很多人。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去當了三年兵,解甲歸田後,因為他的好朋友進了研究所,而且政府給退伍軍人學費優待,所以他也跟著朋友進了研究所。因為他對科學有熱忱,所以別人回家了,他還在做,他說:「今天一個成績總平均是B的科學家或工程師,是可以找到薪水不錯的工作,但是你要問你自己,你對生命的要求是什麼?假如你可以想像早晨睜開眼就迫不及待的趕去實驗室,晚上精疲力盡才回家,腦海裡想的不是加班費而是實驗結果,那你就可以投身科學領域,這是個薪水低、時間長的工作,但是它帶給你的滿足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至於我什麼時候知道我是個諾貝爾獎的料?當他們念我的名字叫我去領獎時。」/ e2 C$ |5 `8 K" t0 Q# T
* s; Z& t) X9 n
一個人一定要做他有興趣的事,日子才不會難挨,生活才會有意義,最重要的是他才可能有成就。因為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不是全力以赴,都不可能成功。上天是很公平的,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投入的時間越多,技藝越精。但是人不是機器,沒有興趣支持就不可能做到廢寢忘食,自然也就不會成功了。歷史上成功的人都有一個特質,毅力與熱忱──對他的工作充滿熱忱,鍥而不捨的去追求他的理想。這是通往成功惟一的途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