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g4 ]5 ?, i8 t2 \我為什麼會提這點,主要是這批十二人軍團中,布萊特、詹姆斯、奇德、波許、韋德、安東尼等人,在母隊中即已是「一哥」,在新的球隊中,如何與其他的「一哥」相安無事,為共同的目標──金牌──打拚,同時,還要服膺教練至高無上的領導,說實話,我心中打一個問號。 + e! ]; F0 Y4 |8 c; o5 ^. p; B% r6 t4 Y. p4 l' T
+ b. `& P" K8 N& t2 T
如果以上我的擔心都不存在,本屆奧運的美國金牌之路上,最大的障礙才算掃除,但還有一些小障礙,必須拿出來提提。 9 v: m& n) }( @3 \$ K% O + P- w& b/ K9 ?0 W9 O* L a, [4 O- M/ _$ R
首先,還是沒有夠高大中鋒的問題,這問題也反映在內線可能出線的弊病上。2 e% d( i' T- y8 t
* ?; {+ k K8 y5 N/ t; `6 w# U+ G + z/ j, \0 o8 S& [! H" B$ c歐洲球隊有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基本教義派」,籃球講究的就是以內線打法為主,外線(不論是從外切內,或遠射)為輔,他們絕對信仰「籃球,離籃框越近越容易投進」這樣的概念,因此,球員的「成份」也以高大(高壯)為首選。 1 z x/ i" t# D& s! V/ Z4 X+ M2 P' O
8 R B8 C& S( F# F這樣的概念其實也反應在足球上,呈現的球風就是步步為營,團隊攻防,距目標(籃框或球門)盡可能最近時,再投球或射球,非必要,不輕易砍三分。在足球上,與南美的華麗腳法截然不同,籃球上,與美國(NBA)以個人秀為尚的風格也互異。. @% h. d% d. U" X- k4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