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水培花卉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雪小雪    時間: 2008-7-12 01:38     標題: 水培花卉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水培花卉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4 X( ^/ A* n1 j; m   水培擺脫了土壤病蟲害的侵染,可它不是生長在經嚴格消毒後的真空環境,仍然會受到擺設環境病蟲害的侵害。空氣中的真菌、細菌、病毒仍可侵染水培花卉的莖葉,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變。蚜蟲、介殼蟲可隨風飄至室內,降落到水培花卉上刺吸汁液。飛蛾在花卉上產卵,孵化成幼蟲,也會咀食花卉的嫩葉、莖尖。脫盆洗根改為靜止水培的花卉,同樣會帶有真菌、細菌、病毒、蟲卵、幼蟲等,若不仔細檢查清除,會留下隱患。
7 k8 P0 r% B1 T: h- O8 S1 A5 P- B6 @- ^4 ]6 c/ C- T- K9 f
  靜止水培花卉因其擺設環境的特殊性,一旦發生病蟲害,不宜使用化學農藥殺蟲,也不能用大劑量的殺菌劑滅菌。這些藥物雖能起到殺蟲滅菌的作用,但同時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
+ Q" L0 l0 l8 [; o; u' L8 L
4 ?' R) p; V9 H2 Z1 K( k  對水培花卉可能發生的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在選擇花卉水培時,盡可能挑選植株健壯、生長茂盛、無病蟲害的花卉。在莳養過程中發現蟲害,可采用人工捕捉,或用自來水沖洗清除。水培花卉發生侵染性病害是不多的,只有在少數葉片上有褐色病變,干癟壞死,或者有不規則圓形濕漬狀病變,是由真菌或細菌侵染形成,發現後應將整片病葉摘除燒毀,勿使其蔓延。非侵染性病害的預防。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浸染引起的,它是由不適宜環境引起的。夏季悶熱的高溫天氣,寒冷的冬天,干燥的氣候,烈日灼傷,空氣不通暢的環境,過度的蔭蔽,營養液濃度過高,或不能均衡吸收,都可能造成靜止水培花卉葉尖焦枯,下部葉片發黃脫落。炎夏溫度過高,因液中溶解氧急劇下降,而易發根腐病,這更是靜止水培的常見症狀。針對以上不同症狀找出相應產生的原因,加以糾正,改善莳養環境,避免非侵染性病害的發生。; m8 X" A; p" C' W1 n
: K2 q, n1 v" v0 s
  脫節、爛根的靜止水培花卉怎樣養護?由於管理不當,或根系缺氧爛根,或受真菌、細菌、病毒的侵染使水培花卉發生葉斑病,葉片發黃大量脫落,造成下端脫節,失去觀賞價值。發生脫節、爛根的水培花卉,可采用植株更新的方法處理,在莖節下端3厘米處截取上端尚完好的枝條,插在清水裡,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管理,又能長出新根成為獨立的植株。下端脫節的枝條,只要不腐爛,也能在莖節部位萌生新芽,此時可改用營養液栽培。富貴竹、綠蘿、七彩朱蕉、合果芋等,都能采用這種方法。
. |+ x5 @% `8 ~( Q/ P+ m
+ R4 U5 r' I# S1 F4 f7 C( ^掌類植物腐爛原因及防治
4 P( Z5 v7 R7 w, g" w1 Z
. t& ?8 c) }! z" F: q5 l2 A. h    腐爛的原因:腐爛是這類花卉栽培中最常見的失敗現象,扦插不活易腐爛,嫁接不活易腐爛,播種的小苗易腐爛,成形植株好好的也會突然腐爛。   ?3 g. e9 t1 K& a* g

( S$ }3 F, E* H3 q  腐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是兩大類原因,一類是病理性的,一類是生理性的。
; T# k& Q7 b' I) j6 X9 ?
& O7 h& z% D6 Y/ [% r  病理性腐爛由致病菌感染引起。土壤和周圍環境,水和肥料,還有繁殖時用的工具,都有致病的細菌和真菌存在,如果我們不注意消毒殺菌,病菌就很容易在土壤和環境中大量繁殖並危害植物。繁殖時人為造成的傷口,害蟲啃食造成的傷口和幼苗的表皮以及成形植株莖的下部,通常是病菌侵入植物的捷徑。當環境條件有利於病菌大量繁殖時,植株-特別是小苗常成批地迅速死亡。  z. A( P. s5 m" P8 m! R! a
* I  |9 P) c. l5 J9 I6 n# v$ h
  生理性腐爛大多因管理不善引起。盆土持續過度的潮濕、漬水,常導致根部缺氧窒息,使根系很快被破壞,如緊接著光照過強,通風不暢、環境溫度過高,植株就可能很快腐爛。當土壤中害蟲猖撅時,根系也可能完全被破壞,時間一長也會導致植株腐爛。施肥過濃或肥料中混有宋完全腐熟的有機質,施用後引起燒根也會導致植株腐爛。栽培場所溫度調節不當,持續地超過植棟生長最適溫度,使植物的呼吸作用的速率加快,耗能長期超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能量,在這樣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植株生長衰弱,嚴重時也會導致腐爛。
- z8 [; a! \3 [4 e, [4 \7 g1 ~
4 F0 j8 p2 E2 x4 `" R7 P  腐爛病的防治:防治腐爛病應以防為主。首先改善栽培場所的環境條件,特別是自根栽培的成形植株,要求環境干淨、通風良好、光線充足、溫度適中,這樣病原菌的發生和蔓延可大大減少。其次要加強栽培管理。使用的培養土裡不要混有末腐熟的有機肥,所施肥料寧淡勿濃。發現盆土漬水時要馬上扣盆,洗淨根系並吹干;如根系沒有變色,須根的根毛尚完好,可再上盆放半陰處觀察一段時間;部分根系壞的可剪去,晾干傷口後再栽;根系全部壞的要全部剪掉,晾干傷口後再扦插發新根。
* o+ g; o+ Q5 j
% t. Y8 B3 p' a& ?; v  必須指出的是,有些大型植株本來生長良好,植物組織緊密,當被害蟲或其他原因造成根系破壞後,外表上有時看不出有多少變化,有的還能照常開花,時間一長就逐漸衰弱,最終會腐爛。對於這類情況應在栽培中加強觀察,發現盆內鼠婦等害蟲較多或澆水後盆土遲遲不干時,即應懷疑植物根系有問題,此時脫盆檢查也許還能挽救。 & {! _; b6 @6 |/ W! }; F
: Q2 Q$ [7 f# v$ g
  定期往植株上或周圍環境噴灑殺菌劑對預防腐爛病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殺菌劑有代森鋅、多菌靈和托布津。
/ \! L9 K% Q- C, o7 d
4 j3 v5 ]& a7 @/ ]7 d% G/ S6 F0 B  一旦發現植株上局部染病造成的黃褐色軟腐點,應立即將它挖除,並將鄰近的健康組織也挖掉一部分,然後塗以硫黃物或木炭粉,曬干傷口,天氣不好時可用電吹風吹干,然後隔離栽培以段時間。有時可將下部腐爛後上部健康的植株切下來嫁接;反之,上部腐爛的,可切除上部,把下部健康部分處理後作為母株。由於罹病植株周圍的植株很有可能再被感染,應立即噴藥物,加強環境通風,防止蔓延。: W" C+ j1 T- f" }/ _$ g% i8 J
; U2 v2 |% C% ^' V. a
蘭花病害及防治
' M4 |5 P: M0 |4 j5 P6 ^6 {* e     p+ q: I9 l" \
     蘭花,為蘭科觀賞植物,常見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葉斑病。
# l$ F0 O7 O1 b4 R2 B' a) R7 ^! U9 @9 j1 I0 {8 m/ b
     1,蘭花炭疽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在葉上出現黑褐色病斑,周邊有褪綠色暈。病斑擴大後呈橢圓形或長條狀。邊緣黑褐色,內部黃褐色,病斑稍有隆起。後期病斑上出現黑色粒狀物,潮濕條件下黑色粒狀物擠出粉紅色膠體,即病原物的分生孢子盤與分生孢子堆。炭疽病的發生時間較長,尤其是7一8月份發病最重。0 u, ?5 M% _/ t# T
1 l" X+ U- }" e4 @5 p; `
     防治:①注意通風透光。②合理施肥,提高抗病力,於生長期控制氮肥的施用,適當多施磷鉀肥。③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一800倍液。
, p! @5 D/ H1 {' _" v7 k
! ?# y& R4 L0 e; C6 T, n    2,蘭花葉斑病:是一種為害葉片的真菌性病害,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生。高溫高濕,有介殼蟲為害,通風不良均容易發生葉斑病。7 S: g# A% `  ]" l  S

, J& q6 E* `' M  y3 R5 m    葉斑病發病初期為褐色病斑,擴大後病斑呈長橢圓至長條斑狀,邊緣紅褐色,內灰褐色。後期病斑上散生黑色粒狀物。- ~- `. K& W8 x1 U3 [
2 W) o3 }: _, U
    防治:①改善通風條件、消滅害蟲。②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鋅800倍液噴霧防治。 ; R4 y2 y2 q/ G7 G% k. J$ |

# i* d0 d! \+ x  A溫室三大蟲害及防治
: G6 {8 {: A8 A6 H' ~& L% j1 _! v2 C& e; U, o$ f
    溫室是花卉栽培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保護地類型,尤其在我國北方地區作用更為突出。它為許多花卉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然而,由於溫室內溫度高、濕度大、空氣不夠流通,因此蟲害時有發生。以北方溫室為例,主要有三大害蟲:蛞蝓、鼠婦、蝸牛。它們對溫室花卉的負面影響極大,從根、莖直至葉片與嫩芽,可謂無所不害。筆者現分別對其形態特征、生活習性、危害狀況以及防治措施做一簡述,希望對生產者有所幫助。
, ]5 S+ [5 q- O4 W' `
9 i/ ?! G8 {3 O0 |) u  一、蛞蝓俗稱鼻涕蟲、蜒蚰,陸生軟體動物。成體長約25毫米,分頭、軀干、足三部分,肉體外露,柔軟而無外殼,淡黃褐色,觸角兩對,後觸角頂端有眼,體表分泌許多粘液,足平滑,雌雄同體,一般異體受精,同體受精多發育不良;幼體長約2.5毫米,形狀與成體相似,無縱線,觸角暗灰色;卵呈念珠狀串聯,橢圓形,半透明。蛞蝓一年發生兩代,以幼體或成體在花卉根部附近土內過冬,翌年3月間開始活動,4月變為成體,交尾產卵,卵期半月左右。蛞蝓性喜潮濕、陰暗、多腐殖質的地方,懼光,白天隱藏於花盆底下,夜間出來尋食和繁殖。其耐饑餓性非常強,成體在適宜環境下,可活1至3年。
" q5 M* S" _! @  {6 b: y  |" v4 C' w- {% |
  蛞蝓5至6月份危害最嚴重。溫室花卉被蛞蝓侵害後,輕者葉片缺刻或有孔洞,重者嫩芽被咬食,影響其生長發育與開花。
* N6 J! ~, u+ Q( d3 b" U& o. s4 @7 E1 k
  對蛞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兩種:
# V3 k* Y' l1 r! @- l! d: C' ]& w) p; J; K) h
  (1)定期清理溫室內外環境,發現蛞蝓隨見隨殺,特別是每年的4月份,更應當加強人工捕殺力度。 : o# w, S/ e, {5 t$ O2 X- G; {

) j/ Z( ?( T3 p  h4 q9 O  (2)在花盆周圍撒施石灰粉或潑澆五氯酚鈉。五氯酚鈉毒性較大,用時需慎重。
4 t" e! m* e/ f6 [' ~' t; T
, J- L6 }: Z. Q1 s6 T% W  二、鼠婦又名西瓜蟲或潮蟲,屬甲殼綱動物。體長約10毫米,背灰色或黑色,寬而扁,有光澤。體分13節,第一胸節與頸愈合。有兩對觸角,其中一對短且不明顯。復眼一對,黑色,圓形,微突。初孵出的鼠婦為白色,足6對,經過一次蛻皮後有足7對。
7 B$ v" r0 u; O; Q* E% D1 V0 P) |- r& X
  鼠婦一年發生一代。喜歡在潮陰條件下生活,不耐干旱。當外物碰觸時,其身體立即蜷縮呈球形,假死不動。鼠婦再生能力比較強,如果觸角、肢足斷損,能通過蛻皮再生新的觸角、肢足。
3 M. {' O( m5 e7 B* o' {8 n& J6 g# z, j8 Y; Z
  鼠婦白天潛伏在花盆底部,從盆底排水孔內咬食花卉嫩根,夜間則傷害花卉的莖部,造成花卉莖部潰爛。防治鼠婦有三點:
/ V# V0 i0 h" f! V  t& V  Q& n; z7 F* J9 P& u( f. f
  (1)保持溫室內部清潔,及時清除雜草與垃圾。 * w3 k8 C5 n: R/ w

( N  O# r& @& ]/ _; K0 p  (2)用20%殺滅菊酯2000倍液或25%西維因500倍液噴施盆底。
+ A, U5 V3 `# G; F! k4 x; ^( I* L9 D9 G, V& _3 f2 U/ c  e
  (3)發生嚴重時,可將30%久效磷合劑3000倍液噴灑於花盆、地面和植株上。
: L7 R! z1 a5 k4 J9 p6 m' W5 |4 T& D$ x2 y3 c7 |9 L, m, u* H
  三、蝸牛陸生軟體動物、有殼。對溫室花卉產生危害的蝸牛有四種:灰巴蝸牛、薄球蝸牛、同型蝸牛、條華蝸牛。常見的為灰巴蝸牛。灰巴蝸牛有兩對觸角,其中後觸角比較長,其頂端長有黑色眼睛,貝殼中等大小,殼質堅固,呈橢圓形,殼面黃褐色或琥珀色並有密生的生長線與螺紋。灰巴蝸牛的卵為圓球形,乳白色,有光澤,初孵化的幼貝和貝殼呈淺褐色。
$ Z- O: H" {! l% I* Y6 e
5 ^' ^: e0 K3 W1 h  灰巴蝸牛一年發生一代,壽命可達一年以上。成蟲產卵於花卉根際的土中或花盆下面的松土內。蝸牛的生活習性與蛞蝓相似。 + s2 i- U! L9 I) X% a: B5 L7 c( l

4 [6 M. u- u; }$ A1 K- W; ~0 s  蝸牛白天棲息在花盆底部或其他陰濕處,夜晚則爬出到葉片等處危害。被害的葉片上有零星小缺刻甚至全部被吃光,爬過之處均留下銀色痕跡,影響花卉的光合作用與觀賞效果。
. Y* S2 P. [2 R
+ B: P8 ]2 E6 q4 {/ R  蝸牛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 Z, Z. ]% |8 d- l9 i; T
9 r: q0 f: R3 ^  (1)經常檢查,及時捕殺。 4 J% r' c& T" O9 @' t1 n; Q
# U2 C$ L3 X" X; d! B9 m
  (2)撒施8%滅蝸靈顆粒劑或10%多聚乙醛顆粒劑(1.5克每平方米)。
/ k  Y4 x3 y# U) j7 Z
0 [' `) x' K+ ?  (3)在溫室陰濕處及花盆底部施石灰粉。
* X; |% d. E: v5 {/ }
2 T: k! x4 s5 W/ ?% P
[發帖際遇]: 小雪小雪在饅頭店賣饅頭賺到遊戲幣35.2 E1 G6 L$ m1 ]5 p( a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