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抽象表現主義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雪小雪    時間: 2008-7-7 08:26     標題: 抽象表現主義

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或稱行動畫派(Action Painting),抽象派。一般被了解為一種非直接描繪自然世界的藝術,反而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是二次大戰前的藝術運動,受超現實主義及繼承蘇俄構成主義的影響。亦常被定義為「沒有比喻現實參考的」藝術。更廣闊的定義是:以簡化但又可以保留原始自然的方式來描述真實題材。米羅(Joan Miro)的抽象畫是這個更寬的定義一個好例子。+ y& @8 U* K# j1 ~
7 N( |  t- C$ Z9 `/ [* v9 M$ R
1 x: T5 s+ n: s" ?' u4 j
歷史
: z: [4 `5 t7 q% }  D
8 [" S% V5 W/ Y, D/ t抽象藝術不是20世紀才發明的。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未允許對人的描繪,但結果開發了高標準的裝飾藝術。書法也是非具象的藝術形式。在攝影未普及的時候,有些藝術家譬如詹姆斯·麥克尼·惠斯勒已經很重視視覺多於對物件的描繪。惠斯勒堅信藝術要跟顏色和諧協調,正如音樂要跟聲音和諧協調。惠斯勒的畫《黑與金的小夜曲-下跌的火箭》(1874)標誌著邁向抽象藝術的重要一步。  e1 C* Y9 `" H- U3 W# w0 x0 Y) M

) u7 O2 u: l% z: Z7 U4 k最新藝術家譬如瓦西里·康定斯基爭辯說現代科學應付了動態力量,顯露事情藏在字內的最後精神。藝術應該在視覺世界之後顯示精神力量。1911年,康丁斯基、馬列維奇、宮察洛娃、拉里歐諾夫的作品被認為是第一批完全的抽象畫。+ b, s8 g9 y; t1 x$ X% Z

$ {! H  }. F! f7 ~9 P, N3 l構成主義(1915)是把立體雕塑和建築抽象化的行動。構成主義者相信藝術家的工作是革命活動,使用機器生產和圖表和攝影通信方式表達人民的志向。一些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是純淨地抽象的和包括: 巴尼特·紐曼、馬克·羅斯科和羅伯特·馬瑟韋爾。歐普藝術(1962)及簡約主義(1965)成了現代的成語。抽象藝術家的作品看似單獨個體而不是運動的一部分。Sean・Scully、約翰・McLaughlin、Callum Innes、羅伯特·純然和Yuko Shiraishi是當代的抽象畫家。
7 n1 Y3 ^9 w% i6 w1 R) M" q) H! v+ ?  S! `) B. H
2 b; J3 `9 s+ f
原理
/ K$ U, k, D  _% j' L1 y& ~3 f$ z4 J4 v9 V: l1 D. A- }. X' i& u- v
不以描繪具象為目標,通過點、線、面、色彩、形體、構圖來傳達各種情緒,激發想像,啟迪人們的思維。
8 g+ w- Q% U" ?' I9 n(與表現主義、歐洲抽象圖騰的藝術學校如包浩斯、未來派或立體主義等都有呼應)。
  w- ?9 v$ C4 D, t6 A* b: o8 D( _
8 ]6 E! ?0 S$ X- O
+ A' Q( ^. g& F特點
0 @$ {$ [. D3 F4 ?, ~8 Q, ~8 l! [: H, P- \
抽象表現派並不能稱做是一種主義或運動,而是指在抽象主義的大前提下,從事創作,每個人走自己獨創的道路,缺乏有形的組織。此畫派的共通性是:畫幅大,追求二次元性,打破立體影像的描繪,進一步表現內在的真實。 他們的畫面都是非具象的,以立體派及超現實主義系統為基本,運用抽象的表現方法,追求內在和心理的表現,以最簡單的手法,表現最深刻的思想。% v7 e2 l9 R8 ]

+ t. ^( `2 l/ ^9 b' r. J  Z/ C) v8 _1 `: e! B3 L0 ]
構成第四號(戰爭)將自然的外貌簡化為簡單的形象。 . D+ p( V1 _0 i0 e) w5 u
捕捉事物最根本或形象,如保羅克利的《東方庭園》。 ; X1 f! y  }9 i0 A  w% }
從自然景色和客體而來的模式,以特別的事物為對象創作形與色的獨立構成,如同音樂或建築般,有自主的美感呈現。代表畫家是畢塞勒;雕刻家則以布朗庫西最能從自然外貌,表現出獨立自主的美感。
0 L6 e: x* R* S" R7 W; _1 S  g以非自然形貌為基礎的藝術構成。 $ r4 p3 H  |, z' G+ l! Z+ O6 o2 |
以康丁斯基感性表現為代表的「熱抽象」,《構成第四號(戰爭)》。 ; U0 Q  p5 E( ?4 B5 l% b5 N
以蒙德里安《黃與藍的構成》(1929)幾何構成的理性抽象派,即「冷抽象」。 . C5 y# Q% n0 L# Z) x5 |# \
$ V3 C2 H9 S# a. C2 D

) e' @9 n8 S$ |* d& I抽象表現
& M7 K. H2 S2 ]1 V
) k3 |' V' t) j8 }! d! d: E+ E抽象表現一詞原為德國霍洛吉於1919年評論康丁斯基的繪畫。表達藝術的情感強度,具有自我表徵等具有反叛的、無秩序的、超脫於虛無以及逃避現實的特性,也有表達對未來憧憬的作品。
( G0 a' @0 M$ j+ A! V: V  k; k1944年美國批評家詹尼士以此稱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崛起於美國的抽象畫家。是第一個由美國興起的藝術運動。4 X6 ^* D8 _7 a) ?8 P% W3 v
1943-1944年紐約畫廊、美術館相繼舉行美國抽象藝術家畫展,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活躍,開始脫離歐洲走向自身的開創前衛藝術。4 j. o- p- d, o1 \. q3 q4 F

7 ?$ P% a' y$ J. |2 x: ?; U8 |7 o7 Q7 E
代表人物* C" `3 J1 e" E0 Z/ v" W

6 h) L" c7 T6 ^# h3 a9 k7 d康丁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畫家。' b1 l+ _8 S' X4 X) Q2 q
蒙德里安(P.Mondrian, 1872∼1944)荷蘭幾何抽象派代表畫家。
& N" O* U" J, O  Q( ^/ d馬列維奇(K.C.Malevich, 1878∼1935)德國幾何抽象派畫家。
/ }9 {7 l, ~" `" K- e庫波卡(F.Kupka 1871∼1957)捷克幾何抽象畫派。* C, H, \' J8 k4 F9 S) k
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
& c7 c) a& W/ x2 s- r( Y1 r艾爾·李辛斯基 (El Lissitzky) % f/ T  Q% o' d" y
法蘭·斯特拉 (Frank Stella) & g  Q/ D( x9 c- y. X4 P
帕洛克(Jackson Pollock) ; ^8 C- N: B  M5 U9 O7 k! Y
杜庫寧(Willem de Kooning) 9 l. E# C4 ?4 H* k8 Y
高爾基(Arshile Gorky) 2 J  T8 F: h9 j! g* e
馬查威爾(Robert Motherwell) 0 z8 r5 q1 i, _3 a' g& G
葛特萊布(Adolph Gottlieb) * A( X7 ?5 v2 v1 ]3 m
巴瑟阿特(William Baziotes)
* r! |9 W- J2 ^羅斯柯(Mark Rothko) - ^9 z4 T& |6 {* H/ ^. y0 ^
史提爾(Clyfford Still)
: o# `# T, n! A( X- M加斯頓(Philip Guston) # f5 y3 l0 e1 R2 Q. H" n
克萊因(Franz Kline) 6 y) n1 t2 t$ Z" y, p1 g) F
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