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從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是1914年前的幾十年中興起的新藝術與文學風格,是藝術家為了反抗19世紀末期的敘事成規,轉而用一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家真正的感受與想法。 + c6 ]: V. r5 G. ^/ ?% G) v% k 0 ^# c$ m- r- R D W"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講求理性邏輯,實驗探証,並主張無神論。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弗洛伊德對自我的研究為現代主義奠定重要的基礎。 8 H3 w5 Y2 J7 I& D. g$ f3 d |7 a5 r) A
有些人將20世紀區分為現代時期與後現代時期,有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同一個大範圍時期的兩個階段。本文章是關於從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發展出來的運動,有關後現代主義的部份請參見其他條目。, J( z# a+ K. S: d- K
. ]0 r4 ]* G- I }
6 h( C$ y- H0 q9 {歷史 $ f E+ U" W' |+ ?9 o6 U3 J5 Y% u$ f$ h9 G. r: A' o5 W
現代主義運動興起於19世紀末期,現代主義相信那些「傳統」形式的藝術、文學、社會組織和日常生活型態都已經過時,因此有必要將這些過時的東西掃除並且重新創造文化。現代主義鼓勵人們去重新檢視從商業活動到哲學等這些既存事物的每一個面向,找出在裡面有什麼東西是在「阻礙」進步,並且將那些東西替換成新的也因此更好的東西,來達到那些舊有東西原本希望達成的同樣目標。本質上,現代主義運動認為20世紀的嶄新現狀,都是具有永恆性及內在性的,因此大家必須調整他們的世界觀,接受這些新興而同時也是美好的事物。( f# v6 _! M* H( }; \- o- T f
) X: K0 y' ?* c0 t6 s$ v, ^2 j- H; l7 H1 c& f6 z" n+ Y
現代主義先驅+ F' m, E' V8 L9 g/ R& Q t# i
) ~. K# _5 r7 Q3 G19世紀前半的歐洲發生了一連串的戰爭與革命,造成了一些思潮的形成,現在我們稱之為浪漫主義。浪漫主義重視個人主體經驗、崇尚「自然」的標準藝術主題、革命性與激進的表現方式、以及個人自由。不過到了19世紀中期,出現了一個這些思想的綜合體,相信是那些「真實的」東西支配了主體經驗。這種思想可以從俾斯麥的現實政治和哲學理念「實證主義」中,以及後來被稱為「維多利亞時期」中的文化準則裡找到。 ( @1 A5 M! |. [& i) z2 p! s 1 B9 z1 h; U1 |) f! j0 y8 w; \$ s' \/ |8 h
現代主義的開始:1890年—1910年 2 J, d; s) m' ~ V+ Y ' j( h% F3 e8 f) R+ B起初的現代主義可以說是一種對於傳統的放棄和摒絕,轉而嘗試用一種基於現代的觀念和技術,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因此,古斯塔夫斯自認為他是一個"現代的"作曲家,福樓拜曾經說過著名的"擁有完全現代的品味是至關重要的。"印象主義者運動把摒除傳統看作是最重要的變革之一,現在看起來,這其實就是一種現代主義運動。在文學上來說,象徵主義者的變革極大地影響了現代主義的發展,最主要就是因為它對於感覺,感受的重視。在哲學方面,尼采和弗洛伊德等對於傳統的毀壞為這個變革的更進一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從基本原理出發,放棄原有的定義和系統。這一波變革基本上來說停留在19世紀的標準規範裡面,參與者經常認為自己是改革家而非革命家。: K+ C3 r& `8 U) Y# D( K' U,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