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數碼攝影之“閃光燈”應用技巧完全寶典 [打印本頁]

作者: 野孩子    時間: 2008-7-6 23:08     標題: 數碼攝影之“閃光燈”應用技巧完全寶典

數碼攝影之“閃光燈”應用技巧完全寶典 ( f9 X$ f( K" J1 d
● 前言4 m$ o9 p2 D1 W" w' T* W4 M! K
  如今,數碼相機的異軍突起大大地改變了我們的攝影方式,超出想象的強大功能足以激發每一個使用者的拍攝欲望,作為一個玩家,如何充分利用數碼相機的優勢,提高拍攝效果?筆者認為,器材本身隻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則是拍攝技巧,即合理、正確地運用光學和攝影知識,挖掘器材本身的潛力,而數碼相機則恰恰是一個最易於上手,可無成本做試驗的器材。攝影技法博大精深,非三言兩語能道得清楚,本文單從閃光燈的角度,特別針對數碼相機的特點,為大家講解一下數碼攝影之法門,班門弄斧之處還望斧正,權做拋磚引玉吧!
9 c0 Z0 @* r+ w6 P* ^$ T$ _8 e. u% Y' H) E% @  }8 ]
● 閃光燈技術之基礎篇7 D& J% q# S: k/ w- P1 t' @8 k. ?5 `& \
  說到閃光燈,諸位可能覺得很簡單--晚上拍照時用唄。這隻說對了一部分,其實閃光燈是一個用途非常廣泛的輔助工具,它是攝影光源的一種,當拍攝時,周圍環境的自然光源(日光)或人工光源(燈光等)不足的時候,閃光燈就成了彌補這一不足的機動光源。拋開種類繁多的各種類型的閃光燈不說,本文單指最通用的,各種相機都內置了的那種萬次閃光燈,它通過電容和線圈儲存能量,在瞬間釋放並感應出高壓,激發惰性氣體發出脈沖光源,從而獲得極強的瞬時功率。
& w# E) j; b* V' Y4 e0 K  由於閃光燈作用時間很短,一般的說,相機的快門速度已經無法起到調節光通量的作用,而對於多數數碼相機來說,由於對光線的響應速度沒有膠片快,因此甚至不需要去調整光通量,在光線不足的場合,隻要選擇了閃光模式或相機自動進入該模式,則快門速度會自動加快到一個比較短的值。
; q% A8 n( o$ d8 h! s  B9 w  這通常不會出什麼問題,但在環境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近距離拍攝時不慎啟用了閃光燈則曝光過度的情形也會出現。而另一方面,如果環境光線很暗,則過高的快門速度將使得閃光燈照有效范圍外的景物漆黑一片。
/ z8 ~% ^) e. n& ~3 E  了解不同物體表面的反光特性可以更好地使用閃光燈,由於不同物體對光存在不同的反射、散射能力,而閃光燈相當於一個點光源,如果被攝物體是、或附近有玻璃、大理石、電路板等一類平整、光滑的表面則在照片上會形成一個亮點,破壞整體效果。避免反光點的措施是變換鏡頭角度,從側面照過去,讓閃光燈的反光從另一邊反射出去而不至於反射回來。! Q' g: D+ i' m( O0 q

* C) K& I% F7 y" ^, V● 閃光燈技術之標準篇--內置閃光燈技巧
% ?# Q7 g& r; k& z) Q) v% W  ○ 合理設置並注意檢查數碼相機的閃光模式
7 c+ S- }0 K. g- |- n  各種類型的數碼相機,一般都內置了閃光燈,而且不少機型還可以外接閃光燈,因此,數碼相機上一定會有個閃光模式的設置,通常至少包括3種基本方式: “自動、強制閃光、無閃光”,且多數相機會另加1-2種特殊模式:“防紅眼、慢速”之一或全部,在操作方式上一般是有一個按鍵就可以控制,少數機型要配合菜單選擇某些模式,使用前要仔細查看一下。另外,數碼相機都有休眠模式,當從休眠喚醒時或者關機後又開機時,閃光模式可能會改變,不同的機型有不同的缺省模式,不一定都能記憶上次調好的狀態,部分機型甚至在切換“瀏覽拍攝”狀態之後也會發生閃光狀態的改變,最常犯的毛病之一就是按下快門後忽然發現閃光方式不對隻好重來,所以,拍攝前一定要留意檢查一下。
' I; D% M+ n; _( s  p, F8 h8 [; L6 \
  ○ 需要考慮用閃光燈的場合9 V) b9 [$ Y  w3 N( w1 L
  以下場合一般是要用閃光燈的,除非有後面“禁用”那條中所述的情景,否則不要猶豫 1 沒有燈光,或者燈光昏暗,拍攝對象亮度不足的時候,比如晚上拍夜景人物照1 [6 Q* F3 C+ R9 f- i
  2 逆光、側逆光拍攝,拍攝對象與背景的亮度反差較大的時候。比如陽光從人的後面照過來的時候,不打閃光燈則人物會很黑。: I* I& K6 P& r2 P1 Z
  3 畫面中同時有發光物體和不發光物體的時候,比如電視機屏幕,如果不用閃光燈則隻能看到屏幕畫面而電視外殼卻是漆黑的。
; |+ m0 O, ]4 Q& N$ T# R  4 拍攝對象不同部位亮度嚴重不均勻的時候,使用閃光燈可以讓物體亮度均勻。; ~" c7 Q( l# ~. ]; u
  ○ 不要用閃光燈的場合
4 F$ ^; o4 r. y9 J+ o$ G+ C  _4 e& a* X) A
  以下場合一般應考慮關閉閃光燈; w9 |5 Y# w/ `# {
  1 超出閃光燈作用范圍,且無法通過調整距離進入這個有效范圍的場合。白天一般不超過2米,晚上不要超過3米,才有好的效果,否則用不用都一樣不會有理想效果,某些相機閃光燈比較強的例外,參考其說明書吧。- ?, u  R+ ~8 _; X) e$ Q
  2 在昏暗的場合,如果拍攝對象的背景是大面積發光的場合,比如大家去海底世界,穿過海底隧道拍水下世界的時候,又比如彩色的音樂噴泉,用了閃光燈反而漆黑一團,此時用通過曝光補償來解決。2 v. t' h$ V5 V8 \  l2 }; m$ ]) a+ A" [
  3 物體過近時,比如在15厘米以內近拍的時候一般不用閃光燈,否則物體表面亮度會不太均勻,某些部位可能曝光過度。
+ c# Q. J) z* F5 n* j0 h  4 閃光燈與物體之間有障礙物的時候,比如近拍的時候,鏡頭可能會徹底阻擋閃光燈的光線,失去作用。
9 \# Q& }4 I' F" @6 h2 U- q3 j& e( n  W1 B
  ○ 避免閃光燈可能造成的紅眼:很簡單,幾乎所有的相機都有防紅眼閃光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此模式下快慢時間會延長,相機要拿穩,或者使用三腳架。0 W1 y; }: P5 f& ^% S

" i1 v# N, B; Z! T2 M. p( [4 T  ○ 避免曝光不均勻或出現一個大亮點
) t( K) l' p6 p9 s- a4 J! e  當物體表面比較光亮的時候,閃光燈的強烈反光會在照片上留下一個大亮點,破壞了整體效果,比如拍攝玻璃櫥窗裡面的物體、包了一層塑料薄膜的物體、以及在拍電腦板卡等時,也會產生強烈的反光點,有膜的最好去掉膜,易反光的可將相機盡量遠離物體(通過變焦鏡頭調整畫面大小),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適當變換相機的角度,側拍攝,就可以使亮點反射到畫面之外了" u& c* ^. H( y! g' s+ d, }$ \+ q
) H; U/ Y: Y* ~5 n) j2 m
  ○ 用閃光燈做輔助光源0 |6 J# B/ V0 Q; s
  閃光燈並非隻在晚上才用,在任何時候,隻要被攝物體不同部位的明暗反差太大,就可以通過閃光燈來適當彌補。7 i$ a8 U* B0 {& \3 \+ ]

/ r2 j) ]( z% E: e! ]  ○ 有燈光背景的夜間人像:正確使用慢速同步閃光模式% [8 a. f0 b( }- W: ^" a* Q& P
  使用閃光燈以後,快門速度會加快,但是如果背景是漂亮的彩燈,反而會因此顯得曝光不足,現在很多數碼相機都有慢速同步閃光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快門的速度不因為閃光燈的開啟而變快,閃光燈可能連續閃兩次,期間保持快門開啟,或者快門先開啟一段時間再閃光,或者閃光後再保持一段時間,無論哪種處理方式,原理都是一樣的,即主題和背景都得到了合適的曝光亮,要注意的是此時曝光時間延長,一定要拿穩相機,或配合三腳架,並提醒被攝者在閃光燈亮之前和亮完以後的幾秒鐘裡保持姿勢不要動,否則圖象會因手的抖晃或物體的移動而有重影發虛。另外,當靜止的燈光背景比較暗時,往往需要適當加大曝光補償,而由於被攝者離得近,在閃光燈的作用下可能會過於明亮,此時建議適當減小閃光燈的光強,防止曝光過度,減小閃光強度的具體方法參看後面。
$ e% N6 R8 R. v) o6 o! `     
! R5 U  i0 @; u! u3 r  ○ 注意有效距離
$ V  Z5 p% n3 f  一般的相機閃光燈功率都比較弱,因此距離范圍有限。,白天光線強的時候,逆光拍攝有效距離可能隻有1-2米,夜間比較長,不過一般的數碼相機閃光燈有效范圍不超過3-5米。
! u6 x* r+ o8 {1 _2 o8 S
2 C% k9 H- F* |" J3 U5 n+ j. A  ○ 有熒光屏的物體
3 W; l# I6 t/ T/ R: B2 y  _- T  比如顯示器、電視機等,其屏幕是發光體,而邊框外殼是不發光的,所以需要用閃光燈才能拍得完整、明亮。但是由於屏幕玻璃的反光,最好側去拍(左右,上下角度均可),才能避免一個大亮點出現在中間。
0 V! D) C0 @+ N' J( k0 F4 O  O5 }6 E0 Y
  另外,由於屏幕刷新速率的原因,與數碼相機的掃描速率可能會有差拍,造成一條緩慢滾動的暗條,解決的辦法是降低快門的速度(比如用慢速同步模式),有時要反復實驗幾次才有滿意效果
" [$ e. `6 p4 l% f  
. c9 |9 f  _2 Z4 I! Y! l, @  ○ 在水下使用閃光燈* P6 V6 T( U6 o% M
  水對光線的吸收是比較嚴重的,所以水下攝影的光線很差,閃光燈的范圍在水下隻能達到其有效距離的一半,要注意避免曝光不足的問題。另外,如果是隔玻璃去拍攝水裡的物體,閃光燈應緊貼玻璃壁,否則光大多被反射掉了,但由於相機鏡頭往往比閃光燈的位置突出,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比較難以實現,此時恐怕隻有外接閃光燈才能解決問題,或者幹脆不用閃光燈而靠延長曝光時間來拍攝。
# [& S/ w7 D3 H1 K, m7 o2 l# ?/ V1 z' o/ x" V- f& n2 F
  ○ 怎樣調整閃光燈的亮度
- U$ F, p( M3 c; G9 R) y% _  閃光燈的最大亮度一般由其自身特性決定,要增加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減小強度還是可以的,方法是用紗布或者透明紙遮擋,一般一層紗布可以減弱到50%, 2層可減弱到14左右。在實戰中,往往沒有這樣的條件找紗布,那麼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手指直接擋住閃光燈!注意,不要擋在閃光燈的中央部位,而是要從其邊緣開始向中央擋,手指要貼緊,這個方法很有效。
3 b* [; q$ s' j& X$ }( S% X7 T  K- m7 G. S2 O/ F8 B, O3 V2 G
  ○ 注意鏡頭保持清潔' W' @' w: _6 R8 [2 X% `" Q
  在夜間使用閃光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鏡頭是否清潔,這點相信是很多朋友想不到的。數碼相機的鏡頭前一般有一片保護玻璃,其上如果有灰塵的話,白天用可能影響不大,但到了晚上使用閃光燈的時候,會造成明顯的光斑。北京風沙大,筆者有一次在晚間拍攝中忽然發現畫面有可疑的斑點。一開始以為是燈光,後來才意識到可能鏡頭臟了,擦拭幹凈再拍果然全部正常了,但不少照片卻需要刪除重拍花費額外的時間,可見鏡頭要保持清潔的重要性。
- ^; ]/ c* P8 _+ k7 s! l! ?1 m  P& ]) P, t* g
● 閃光燈附加技巧--外接閃光燈的使用
# a" ^& }; p( j4 y0 _2 `  為什麼要使用外接閃光燈呢?理由是因為相機內置的閃光燈位置、性能都固定了,不能提供更多的特性和靈活的擺位,比如前面提到,為了避免造成中央閃光亮點,不得不側個角度拍攝,如果必須要正中位置的畫面怎麼辦?如果拍攝物體面積大太,不能均勻照亮怎麼辦?。。。隻有外接閃光燈才能給你提供更多的控制能力。
1 m% k& |0 g2 W2 @4 V6 J$ z9 a
0 E" u  K8 `+ c. t# w5 ~  在目前主流的數碼相機中,並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外接同步閃光燈,你首先要弄清你的機子是否支持,以及支持什麼邞滷竣f,如果有這個能力的話,很幸運,你可以巧妙利用它進一步提高攝影功力!
2 C: s4 ~$ ~/ t" S3 J* L( E) E$ Q" ^" I; j7 U9 c
  ○ 使用間接閃光
, s  B2 S" m5 E; y' x1 U( R$ j3 B  前面所說的都是直接閃光,即閃光燈直接照射目標物體,而另外很多情況下,用間接閃光更有優勢。所謂間接閃光就是讓閃光燈照射天花板或牆壁或反光傘,利用他們的漫反射均勻照射目標,這樣拍出的照片,光線會更加柔和,甚至沒有一點閃光燈的痕跡!隻有外接閃光燈才可以方便地做到這點。在使用間接閃光的時候,一方面閃光燈的功率要足夠強,另外天花板或牆壁要以白色為主,否則效果就不好啦!
1 u( d7 f, N" e9 U& Y
1 x/ {/ m! M3 Y7 V  ○ 用連續脈沖閃光得到特技效果0 h1 C2 p5 u( h4 z/ T
  如果閃光燈支持連續脈沖閃光,則配合相機的B門或T門(不是所有的數碼相機都有這些功能)得到一些特殊效果。比如,對於運動的物體可以拍下一連串軌跡。對於比較大的場景,閃光燈無法均勻照亮的時候,配合相機的B門或T門,以一隻或多隻閃光燈多次從不同的角度照射,得到的照片就會整體亮度會均勻柔和,甚至閃光燈造成的連影子都很難看見。這兩種技法難度較大,也有一定的限制。




歡迎光臨 風之國論壇 (http://wind.talkapple.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