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1 R) i6 \5 L& p! O仔細的病史詢問、出血的特徵,當肛門冒出鮮血時,當然比解黑便(melena)更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病史詢問還必包括以前有否上消化道出血、吐、消化性潰瘍疾病、抗凝血劑、抗發炎藥物的使用,以及酒精濫用。理學檢查、肛門指診、胃管抽吸、內視鏡等皆可初步判斷出血來源。而進一步的診斷步驟則包括放射線同位素掃描、選擇性腸繫膜血管攝影、食道十二指腸鏡以及大腸鏡。' t( r+ c5 l; X0 d
' g" C; K6 u( @5 G S
放射性同位素掃描的敏感度是0.1mL/min,可以作為篩選檢查,然後進行選擇性的血管攝影。血管攝影能夠偵測到的是大於0.5mL/min出血,經過放射線掃描確定出血時,則再做血管攝影可將診斷率提高至70到100百分比。在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做大腸鏡檢查通常十分困難,因視野實在太差了只好放棄大腸鏡檢查的念頭。 : L+ j2 X' W6 v( r: f ' B* ?( b' \4 ?6 M! J5 f, [2 ^*治療(Treatment) + V: Q. ]* d) c: g: }7 G, w1 u
6 D. T; G. |% l
70-80%的憩室出血病人會自動停止出血。在大量憩室出血的病人中,約有15%必需緊急手術而沒有時間去做進一步的診斷。一旦當病人的出血點沒有辦法看出來時,死亡率約達到30-50%。當血管攝影看得到出血位置時,在血管內打vasopressin約可控制百分之九十病人的出血。在施打vasopressin控制出血成功之後,約有50%的再出血機率。8 w) a- m3 |; k, c- v# l
' c& d3 K' ~ z. j6 a; \! E緊急手術的適病情況包括病人有持續性的血流力學不穩定、需要大量輸血、以及再發性出血。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手術之前一定要找到出血的來源和位置,因為一旦出血點沒有看出來,病人必須做到大腸全切除,此時,手術的死亡率達到30-50%。) O C- t. B) l2 y
" S9 g4 _6 i6 _! u" W二、憩室炎(diverticultis) 6 N: X+ ~6 L" A* [7 G V6 A2 j; ^! L; S' Z8 r
在西方國家,局限於乙狀結腸的憩室只佔65%,發生於右側結腸的憩室炎相當罕見,約佔5%而已。但在亞洲國家包括台灣,右側結腸的憩室炎則並不少見,甚至和左側結腸憩室炎比例相當,至於憩室炎局限於橫結腸者較少見。發炎、膿瘍、穿孔、破裂、廔管等狀況,可說是憩室炎不同程度、不同時期的臨床併發症。3 `) Z5 l! H t
3 {7 f$ {4 G6 L# B9 O/ t
第一次憩室炎發作的整體死亡率大約5%,但因憩室炎穿孔破裂而須手術的病患,其死亡率則高達20%。憩室炎發作造成膿瘍及廔管等併發症的比例約20%,但在第二次發作之後則可高達60%。所以,對於發作過一次的病人,究竟那些人該接受選擇性手術,以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或死亡,是目前值得再進一步研究清楚的問題。 % f1 Z; i$ P+ ~8 h% a, q! M% Z( c( P! R& s+ l
*臨床表現 # N1 Y$ X, n l6 l4 I+ [